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唐宫奇案之血玉韘》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唐宫奇案之血玉韘 () >> 1.第一章魏叔玢相亲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56204/

1.第一章魏叔玢相亲(3/4)

封官职,以魏相的尊位,收这女婿也未尝不可……”

“说的到底是谁?”魏叔玢胆战心惊。

“上柱国、宿国公、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

“程——”魏叔玢眼前一黑,险些没晕过去。

程咬金诨号“混世”,到魏府做客时,魏家姐弟几个按捺不住好奇心,曾经躲在屏风和窗扇后偷看,只记得程大将军魁梧肥胖,肚子大得出奇,满脸胡须几乎看不到口鼻,凶神恶煞的模样,跟庙里的金刚力士像不差什么。嫁给他当填房?只怕婚礼当晚就得填了他的肚子吧!

魏叔玢耳中嗡嗡着,听到母亲声气虚弱:

“这事吧,还得从长计议。程大将军快五十的人了,前房孙夫人生的好几个儿女都比阿玢大。阿玢才十五,嫁过去老夫少妻的,她又傻傻笨笨,怎么斗得过前房男女……”

“夫人想多啦。老夫少妻,才会疼人,小娘子嫁过去,等着享福就行啦。魏相说是不是?程大将军别看长得凶,其实脾气可好了,家里又富得流油……”

程咬金脾气好?那你崔大姑不如自己嫁过去享福……魏叔玢抬眼一看,父亲手抚胡须,居然还在大点其头:

“某与程公,在瓦岗寨里就结识了,这么多年一向交情不浅。看在我的面子上,想必程公也不会亏待小女。”

“就是啊!”崔大姑一拍膝盖,笑得花枝招展,“程大将军也是正当壮年,现在许了婚,没准儿明年今天,魏相和夫人就抱上外孙了呢!”

魏叔玢转脸去看母亲,裴夫人面色苍白,却也闭嘴不语了。

是了,当世豪家讲究正配门第,却不那么在意元配与继室的区别。不少高门贵女甚至公主王姬初婚,都嫁了比自己大几十岁的夫婿为继室,也被称赞为好姻缘。她的父母这也不算坑害女儿,只是……卖女儿换彩礼,以便为儿子娶五姓女而已。

挺正常的事,正常到都不必瞒着女儿谈论。谈别的也都是虚话,真正有用的只有:

五万绢!崔氏女!五万绢!崔氏女!五万绢!崔氏女!五万绢!

魏叔玢低着头站起来,微一万福,默默向山坡下走去,不再旁听父母和媒人安排自己的婚嫁细节。这应该算是知礼守法的表现吧,她想,父亲大概面露赞许之色了。

冬末春初的风可真冷,遥遥送来渠水边弟妹们细碎的叫声,听在耳中竟十分陌生。他们能这样无忧无虑玩耍的日子,还剩多少?魏叔玢知道自己是不能再加入他们当中了。

她沿着围障缓步而行,听到围障外清晰的人声和马匹喷鼻声后,用力一推,撑立在竿上的障幕应手倒下,砸到了自家等候在外的牵马仆夫。

左手揽起间色长裙,迈步踩过障幕,魏叔玢夹手夺来坐骑缰绳,认镫上马,趁着所有人都还没醒过味来,催马奔驰,沿着光德坊内道路没命价逃开。

以后的日子,且不必想。她魏一娘子不会就这样认命。

身后迅速响起追赶的喧嚷声,风声也在耳边呼呼直响。魏叔玢忍住满眶眼泪,握紧缰绳,伏低身子,催夹马腹,任凭坐骑撒开四蹄泼喇喇狂跑。

那天下午,魏叔玢只觉自己是世上最悲惨的待嫁少女。但到了夜晚,她就推翻了这个认知。

第一章附注:

1特字号大写这是!编的故事!不是历史上发生过被明确记下来的史实!重要的事说三遍,主干情节是虚构的虚构的虚构的!特字号大写所有我没在附注里保证真实的东西,也请先当成假的来看。

正文是故事,附注是谈历史的。附注里提到的各种史料文物考据等,作者对其真实性负责。

但是每章后面的附注,只会写“里提到的这部分是历史上真有的哦作者很厉害吧啊哈哈哈哈哈……”而那些避免不了的“明知故犯改史”部分,嗯,为了不剧透,会等到全文填平(能吗?)后再集中说明(大概)。

2故事主线发生在唐初贞观九年前后,涉及到的史事范围则可上溯到隋代。不保证不会歪曲(所有人心目中的)历史人物形象,读者如果看到自己偶像出现在这文中,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点x退……

3、魏征夫人姓裴,魏宰相本传有载。他女儿名叫“叔玢”,那是作者的恶趣味设定。史书上只有魏征四子叔玉、叔瑜、叔琬、叔璘的名字。另小声说,“玢”字不应该念“芬”,人家念_

4、房玄龄、魏征、李世勣向崔卢郑王等“山东高门”高价求婚的事,史书在叙述《氏族志》时提了一笔。细节当然是我发挥的。

唐代中原河北一些大家族沿袭南北朝遗风,自认“门第高贵”,不愿意与庶族通婚、连皇室都看不上,而很多大臣士人也承认人家高贵,千方百计送钱要与人结亲。李世民看这事不顺眼,叫妻子的舅舅宰相高士廉主编一部《氏族志》,打压这些山东高门的气焰,结果舅舅没理会领导意图,修成的《氏族志》初稿,还是把博陵崔民干(就本章里魏征巴结的那家)定为第一等高门,骑在皇室头上。

李二陛下于是跳脚开喷,后来又直接下诏定政策让生二胎……不是,让山东高门的代表“五姓七家(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荥阳郑、范阳卢、清河崔、博陵崔)”之间不准相互通婚,更不许收高价聘礼或陪嫁。当然这明发诏书也是搞笑的,他自己都没遵守,他号称自家出身陇西李(或赵郡李),却为儿子李治娶了太原王家的媳妇。

这不算生僻史事

状态提示: 1.第一章魏叔玢相亲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