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唐宫奇案之血玉韘》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唐宫奇案之血玉韘 () >> 7.第七章一娘是我杀的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56204/

7.第七章一娘是我杀的(3/3)

语态如何,可有什么暗示……府上这一折腾,多少天都鸡犬不宁的,何苦呢?”

柴璎珞也道:“就让玢娘先在这禁苑里留居一两天,等案子查清问明,与府上绝无瓜葛,玢娘也摆脱嫌疑,清清白白回家,谁都不连累,多好?夫人看着身子也不好,哪里还有精神为这糟事操心,不如回家安生歇息两天,是不是?”

这一番道理,裴夫人无法反驳,只能黯然伤怀地望女儿一眼,惹得魏叔玢一阵愧疚。魏征也神色温和了些许,正自沉吟,裴夫人已问:

“阿玢要不回家,能去哪里?难道……要被当成犯人,关起来?”

魏叔玢一怔。她竟然还没想过这问题。

“看夫人说的,”柴璎珞笑道,“相府千金,谁敢无礼?玢娘不如先跟我回紫虚观住两天吧——夫人也熟的,就在附近,也在禁苑里,客房和服侍下人都是现成的。”

“上真师这提议好,”杨信之立刻附和,“小娘子到内道场修行斋戒几天,为父母家人祈福,任谁听去都只觉一片孝心感动天地,不会有其它谣言,魏相脸面上也甚有光彩。”

柴璎珞点点头,继续发挥:“魏相和夫人也知道,我师父孙药王发愿要为妇人小儿疾病搜集医方疗法,撰写一部医书,璎珞近年来一直在帮师父做这无量功德。紫虚观里虽也有抄书婢,可只能描字写句,都不会援笔撰述。玢娘幼承家训,才学过人,如能拨冗数日,助我整理药方编撰医书,那不但我师徒得益,也是济世救人的大善事……”

他二人一唱一和,渐渐把魏叔玢逃家说得理直气壮又光明正大,魏叔玢自己听着,腰杆越来越直,眼泪也不知怎么时候止住了。

住在紫虚观里帮着整理抄写医书么……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胡饼啊。

她早对柴璎珞医术慕名已久。这位紫虚观主虽只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却跟随“药王真人”的孙思邈习学多年,数年前还曾以灵丹奇药救太上皇于垂危之际,从此“女华佗”的声名越传越玄乎。近年来裴夫人多产病弱,经常要卧床吃药,魏叔玢早想过自己学一学开方诊脉的本事,也好照料母亲。

裴夫人似乎也转着同样的念头,表情大见和缓,只是眼望着丈夫,不敢轻易开口。魏征沉着脸“哼”一声,低声道:

“去内道场里抄抄医书,那又能如何!阿玢年已及笄,这两年怎么也得出嫁了。她能逃躲多久!”

魏侍中的眼光思路还是清醒犀利的,始终明白今天一番大闹,无论搬出多少理由借口,核心仍是“女儿要逃婚”。

天下大乱人间地狱里挣扎出来的一世英杰,哪有那么容易被几个年轻人糊弄过去?为人父者,本来就对儿女有生杀予夺大权,柴璎珞等人再怎么舌灿莲花,他魏宰相只要坚持不允,官司就算打到御前,也还是他赢。

第七章附注:

1、初唐没有现在影视剧里满天飞的可以一页页翻动的“线装书”。因为当时印刷术可能刚刚萌芽或者还没出现,出现以后在整个唐朝时期也基本只用来印刷日历、税单、佛经等“非正经学术书籍”。唐朝所有正规纸书都是手抄本,而且大多以卷轴形式出现,当时写书、编书、复制、发行、购买、收藏书籍都是非常昂贵的,所以知识文化的传播范围受限,所谓“贵族社会”也与此有紧密关系。后来科举制日渐成熟、选拔人才基础扩大,与印刷术普及、知识文化传播成本降低也是直接关联的。相关实物图片请至作者微博观看。

2、解释一下“内道场”:

约从东晋开始,就有各代皇帝在宫内或者皇家离苑设置佛寺道观,满足帝后妃嫔皇亲国戚乃至宫女宦官们的精神需求,这些设在宫禁里的寺观都可以称为“内道场”。里面有常驻的僧尼道士(有些是宫内妇女剃度),也经常邀请一些外界有名的高僧道长入内做法讲道,还有专门为了某人某事临时设的道场。

具体到唐代,因为皇室自称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内道场”里的道观特别发达也特别有名,很多著名皇室女性都曾经在内道场做过女道士,名义上都是为尊长“祈福”而“入道”。比如太平公主,为避吐蕃求婚短暂入道;玄宗的妹妹金仙玉真两位公主正式入道(但也没影响她们结婚生子);玄宗看上杨贵妃以后,也先叫她到内道场做女道士走个过场……

所以文中柴璎珞以皇亲贵族妇女的身份,入道主持内道场,也让魏叔玢借口为母亲祈福,到内道场暂住斋戒一阵,都是表面上说得过去的行为。当然唐代的女道士后来作风越来越乱,名声也越来越坏,终封建社会之世也没能再翻身……如果是在中唐以后,估计魏宰相就绝对不肯同意女儿去道观暂住了。本书附注里会配有大量历史文物图片,因书站不支持发图功能,请到作者微博观看。新浪微博搜索id“唐穿导游森林鹿”,欢迎交流。


状态提示: 7.第七章一娘是我杀的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