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奚之乱(1/2)
清泰六年,冬,佑国军节度使府,外书房。
自从搬到云州后,李晟基将自己的内外书房好好拾掇了一番,眼前这外书房就是以前的会客厅。
主位是一把用冷杉打制的方椅,椅子没有上色,保留了白中带黄的原木色彩,椅子旁边放着一张高几。大厅一左一右各有八把同样的椅子,与主位相比也就是略小一些,每把椅子之间还有同样略小一号的高几。
主位的右后方也又一把椅子和高几,不过就比主位的小了许多,高几还放在椅子前面。
主位后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前唐开元年间的疆域图,从这幅疆域图上可以看出,整个辽东及以北一直到遥远的库说部(今库页岛,此时被盘踞在此的东胡库说部占领),都是大唐的河北道统管,东北地区设有安东都护府,下面又设有松漠(契丹)、饶乐(奚)、哥勿(高句丽)、渤海(粟末靺鞨)、黑水(黑水靺鞨)五个都督府,分别管辖当时几个大的部族。
而西域(新疆,还包括一部分现今中亚的领土)则属于陇右道管辖,设有安西都护府,下面又设了毗沙(于阗)、疏勒(疏勒)、焉耆(焉耆)、北庭(乌鲁木齐)四大都督府,分别管辖西域的部族。
阴山以北、两大都护府之间的广大区域则是突厥的领地。
奚族是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部族,漠北被回鹘帝国统治时期,由于文化、习性、语言都相近,为了对抗回鹘与大唐,奚部与契丹部结成了联盟。
由于奚部更靠近大唐,几百年下来其文化更为发达,除了放牧之外,农耕、冶炼也有长足的进步,粟末靺鞨的大氏建立渤海国后,奚部与靺鞨、汉、高丽并为四大“开化”部族。
契丹建国之后,对昔日的兄弟不甚放心,耶律德光取得妫州之后,便将奚部一分为三,三分之一迁到黄水一带(契丹龙兴之地),由迭剌部就近监视,三分之一留在原地(今辽西白狼水一带),一部则迁到了妫州。
(作者按:历史上耶律德光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将奚部的一半迁到了妫州、云州,此时由于只取得妫州,作者在此做了小小的调整)
迁到妫州的这一部的首领在前隋时还被赐为杨姓,此时的首领叫杨世荣,部落接近一万五千人。
高模翰执掌西南面招讨司时对奚人还不错,除了抽调其精锐加入皮室军以外,牛羊、铁器、田地的税赋都是按照契丹国的政策来收取,并没有过多的盘剥。
不过李晟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局面,先是耶律突欲成功回到辽东,重建东丹国,接着一向对契丹过百依百顺的女直完颜部又叛投到东丹国,最后在妫州待得好好的高模翰又被调到东北去清剿屡剿不绝的完颜部、东海部、长白山部。
接替高模翰的是耶律刘哥,此人就比高模翰残暴多了,为了对抗蒸蒸日上的佑国军,耶律刘哥将奚部的青壮抽调一空,全部纳到皮室军里面,为了养活数量庞大的皮室军,耶律刘哥管辖的西南面招讨司所辖的奚部、南阻卜、白鞑靼、黄鞑靼、吐谷浑等部落就遭殃了,各种税赋直接提高到五成。
如果单单是牛羊马匹也就罢了,草原的牧民每家都养有大量的牛羊马匹,被剥夺一半依靠剩下的勉强也能活下去,但像奚部这样的牧、匠、农三合一的部族就不同了,除了牛羊马匹,还要提供大量的兵器、粮食,这下奚部就苦不堪言了,靠近天成军的地方,近些日子每天都有奚民拖家带口地逃过来。
杨世荣的生活自然没有受到影响,不过眼看麾下的部民生活得日益艰难,他心里也不好过,隔壁佑国军的事情他也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些,三成粮税、牧民不交税,工匠的待遇比同军士这样大的政策他自然也知晓,眼看耶律刘哥的压迫越来越甚,便起了举族投奔佑国军的念头。
(作者按:历史上迁到幽云地区的奚部人口更多,五代末宋初叛乱的规模更大,当时奚部的首领除了受到压迫之外,还有政治上的抱负,这里将此事提前也不为过)
不过一个一万多人的大部族想迁走谈何容易,耶律刘哥掌管西南面招讨司后,原有的以迭剌部、乙室部为核心的皮室军就有一万人,以前后唐在妫州留下来的步军也有五千人,耶律刘哥又增加到一万人,又从鞑靼部、阻卜部、吐谷浑部落抽调五千人,加上近期抽调的奚部精壮,小小一个妫州(今张家口市的全部加上北京市的延庆县)竟驻扎了三万大军。
前几日,杨世荣派使者到云州来了,今天李晟基就想议一议妫州的事情。
欧阳浩、季无忧、姚猛、李方颖、刘承威、李承训、王存章、姚静八人在座,佑国军不像其它地方,文武泾渭分明,这里除了欧阳浩、季无忧二人分列两侧上首外,其他人都胡乱坐着。
今年一过,李晟基马上就是三十二岁了,两个孩儿都快四岁了,这两年三娘又生了两个孩子,又是一男一女,女名延华,男名延夏。
有了四个孩子,李晟基就不想再要了。
今天他没有穿军服,戴着一顶黑色的唐巾,最里面是一件加厚的白色丝绸贴身短褂,外面套着一件白色棉布长衫,最外面则是一件绯红的云纹绸布圆领直裰,黑色皮靴,束着一根红黑相间的革带。
来到这个世上后,李晟基先是反感,随即慢慢接受,最后又喜欢上了这个时代的衣服,白色的交领露在红色的圆领上面,就好像后世的领带一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