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李自成出兵(1/2)
晋阳军在河南境内行走了五日,连续五日下来,李国栋连一个活人都未曾见到。
旱灾加上蝗灾,也不至于让整个省的人都死光了,更何况当年还有宗族势力,一些族中有大士绅的大族,士绅多少会拿出一些粮食支助族里的穷亲戚,只是时间长了,谁都承受不起,那怎么办呢?自然是背井离乡,跑路了。
那么人都跑哪里去了呢?只有一小部分跑去了山东,或是跑去了淮安,被王全给接纳了,那些人活了下去。更多的人,却是去了豫西。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商洛山中,从崤函山区赶来的高夫人高桂英带着健妇营前来同李自成会合,高桂英除了率领她的数千健妇营和万余闯军士兵,还顺便带来了前来投奔闯王的十多万灾民。
“乡亲们,都不用担心,到了闯王这,你们就能活下来了!”健妇营的女兵们安慰那些逃难百姓。
去年清军入寇之前,李自成差点就被孙传庭灭了,被打得只剩下十七骑,狼狈逃入商洛山中。洪承畴和孙传庭准备围山,对商洛山实行十面撒网,拉开密集搜索,试图一举歼灭李自成。谁知道清军入寇,洪承畴和孙传庭被迫放弃了对李自成的最后一击,带着兵回京勤王去了。
洪承畴和孙传庭这么一走,李自成很快又恢复了元气。
在李自成复出之前的十个月内,他先是收拢了失散的旧部,接着就以伏牛山为中心,在周围四处出击,收编了当地的杆子(山匪),打掉了不少乡绅土豪,富家大户,夺取了大量的粮食。所以说现在那些饥民来投奔,李自成有足够的粮食养活他们。当然了,吃饱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给他们吃个半饱。那些人逃过了饿死的命运,接下来就得上战场给李自成当炮灰了。
说起来,这河南大灾年,闯军不仅没有怎么去危害百姓,反而是救活了不少老百姓,尽管他们最后还是给闯军当了炮灰,但毕竟还是有人活下来。若是李自成没有接收他们,他们迟早饿死。而给李自成当了炮灰,至少有一半的人能活下去。
一座座粥棚搭建起来,李自成拿出粮食,熬粥提供给这些拖家带口前来投奔自己的灾民。高桂英和红娘子的健妇营女兵们在粥棚里忙忙碌碌,维持秩序,给排队的灾民打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粥。
粥虽然很稀,所用的是粗粮混合了米糠和野菜熬成,却能让那些饿得瘦骨嶙峋,或是全身浮肿,或是吃观音土吃得腹胀的老百姓能够吊住一条命,能够活下去。
“草民谢闯王活命之恩!”
“闯王大恩大德,我等愿以性命相报!”
“闯王说要打哪个豪强,我等当赴汤蹈火!”
一碗粥下肚,活下来的老百姓摩拳擦掌,纷纷表示愿意为李自成卖命。一时间,闯军士气高昂。
至于说李自成屠杀河南,其实杀的都是一些为富不仁的士绅和宗室,并未对无辜百姓动手。若是说干的坏事,水淹开封,淹死无辜百姓这个锅倒是跑不掉。
崇祯十二年到崇祯十五年的大灾,刚好给了李自成蓬勃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崇祯十三年的大灾,不仅仅北方遭了旱灾蝗灾,就连南方都遭遇了灾难:湖广和苏州、松江等地遭遇了大水灾!
说起来崇祯十三年真的是太不幸了,北方大旱,南方大涝,这贼老天怎么就不会把南方的降雨分一点给北方呢?
崇祯十三年南方产粮地遭灾,更是给穷苦不堪的百姓雪上加霜,北方粮价直接飙升到十多两银子,甚至二十两银子一石!折让本来就缺少粮食的北方老百姓要怎么活下去?
幸亏李国栋已经开始在南方做出布局了,他帮助卢象升和钱谦益改造农场,其实王全他们还要做一件事:修建堤坝!
加高了江堤,再挖掘水塘,加宽河沟,这样可以挡住暴涨的江水倒灌,又能疏散洪水,减少了灾情,李国栋的这个看起来似乎无意的举动可以让更多的老百姓活下去。
商洛山区,地形复杂,逐渐恢复元气的李自成打了大户之后,就有当地明军前来攻打伏牛山。可是这些当地军户出身的明军,事实上就是一群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农民,在射虎口和石门谷两地遭到了惨败。
遭到惨败的明军无力剿贼,祸害当地百姓确实一把好手。败退下去的明军,在当地大肆烧杀掳掠,干的事情和清军都差不多了,甚至有的地方比清军还坏。
杨嗣昌这回南下,在襄阳调兵遣将,要对付的不是李自成,而是准备先剿灭张献忠。
先打张献忠,这是崇祯皇帝定下的剿贼计划,因为张献忠攻破凤阳,烧毁皇陵,令崇祯大丢面子,还一度哭得昏厥过去,所以崇祯对张献忠可以说是恨之入骨。
“闯王,我们在官军中的内应送出消息,说官军云集襄阳,似乎是准备对张献忠下手了!”宋献策上前道。
李自成的新谋士李岩道:“闯王,此时我们不应当急着出兵,应当趁机夺取山中的宋家寨,宋家几代积累的财富,足够我们再扩编十万流民。先荡平周围士绅豪强,等到官兵追赶张献忠入了川,我们再杀出山去,一举攻克商州和洛阳。”
刘宗敏、郝摇旗、刘体纯、田见秀、李过等人都同意李岩的建议,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