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大乱之前(1/2)
五胡乱华的历史是要从晋朝说起的,晋朝的历史,就要从它的奠基者司马懿开始了。
司马懿,字仲达,司州河内郡温县孝敬里舞阳村(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士族出身,关于他的故事,总是和诸葛亮以“匡扶汉室”为终极目标的“六出祁山”卿卿我我密切相关。诸葛亮的北伐无功而返,却给了司马懿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一代雄主因之崛起。
在诸葛亮北伐开始前司马懿先生做的是文职工作,参谋一类的工作职责,然而并不是参谋长。主意出的好,工作做得很出色,但是很可惜,幕后的光彩并没有带给他走上前台的机会。尤其是当曹操因为一个“三马食曹”的梦而疑惧万分的时候,等待司马懿的,只能是被敲打,被利用,被压制!直到曹操去世之后,继任者曹丕依然不敢对其委以兵事。然而当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威震曹魏无人能敌的时候,司马懿的人生迎来了转机,迎来了属于他的表演时刻。
过程很精彩,两个伯仲之间的人物,两军对垒之际,奇计良谋层出不穷,在实战中不断验证着兵书战策的威武,震撼着整个中华的眼球。在一次次的震撼中,诸葛孔明的北伐无功而返,司马仲达的战绩与日俱增。
三国的时代是尚武的时代,由西汉沿袭下来无军功不得封侯的规矩使得“军功”依然是至高无上的荣耀。在抗击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孔明长达七年的军事斗争中,记载司马懿功劳的竹简摞的比人高。战场上拼杀下来的功劳,祖国人民看的见!谁也抹杀不了。到了司马氏家族和曹魏皇室巅峰对决的那一刻,谁会怀疑在尔虞我诈的阴谋中闲庭信步、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司马懿会斗不过一个官二代加小白脸的曹爽?三国有四奇人,“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幼麒”姜维、“冢虎”司马懿。不再解释!
功劳在人们心中摆着,履历在仓库里放着,关于如何站队的问题,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曹魏朝堂上的那些官员们的眼睛更是雪亮!那时候人们赞赏的是“良禽择木而栖”,而不是“忠臣不仕二主”的教诲,更何况曹操父子和汉献帝的那段故事还历历在目。有胆量抢别人的东西,就得有胆量接受被别人抢。自己制定了弱肉强食的法则,还要责怪别人去遵循?只有强者,才是那时的官员们要效忠的对象,其他的,都已不再重要。曹操是强者,但早已经过去,今天的强者,名字叫司马懿。
249年,司马懿杀曹爽,那一战费了司马懿不少的力气,臣下与王者的斗争,天生就不在一个起点。付出是值得的,从那时起,司马氏家族开始了专权国政的日子,大晋帝国的基业由此奠定。
以后的故事,只能说是顺利成章的事了,等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时候,曹氏子孙再怎么蹦跶都已经无法挽回亡国的命运。260年(甘露五年),随着魏帝曹髦的被杀,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定局。
曹髦的反抗虽然未获成功,但面对亡国威胁,“君王死社稷”的精神值得我们铭记。在政治凌辱和死亡威胁下,曹髦没有软弱,没有退让,更没有屈服。而是敢于直面,奋起抗争,视死如归。鲁迅先生对这样的人有过定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毫无疑问,曹髦是真的猛士。在中国古代有类似遭遇的帝王群体中,能有如此表现者实在不多。他有一身傲骨,有刚烈的血性,为了帝王的尊严,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与残酷的命运抗争。与其苟且偷生,毋宁慷慨赴死。魏晋风骨不仅仅是飘逸的,更应是慷慨激昂的。死后谥“高贵乡公”,诚高且贵也!
消灭了所有的威胁及有力反抗,大魏的朝臣都在晋王的脚下匍匐之后,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踏着爷爷、伯伯还有亲爹的脚印,继续向前,废魏帝曹奂,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
“槽”终究还是“饲了马”。百战功成天下事,一朝送与别人家。何其雄哉魏武帝,气吞山河的气魄,却终不能左右身后儿孙的无可奈何!
面对到手的大好江山,高高在上的司马炎心情是澎湃的,哥为什么能当上这个皇帝呢?天命所归,这是必须的!必须让全国人民明白这一点!玉树临风威风无比无人可及的司马炎对此更不抱有一丁点儿的怀疑。至少,在面对那些在朝堂上匍匐趋步低眉顺眼的大臣们的时候,司马炎必须理直气壮。可是,无数个夜深人静的仔细思量中,司马炎不会忘记曹奂形单影只的孤独背影。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曹魏亡国的教训如针芒在背,晚上睡觉都会做噩梦惊起一身的冷汗。“必须防患于未然!”,司马炎如是对自己说。
自已成功以后,却要防止别人走着同样的路取得成功。多么可笑,却是个异常严肃的话题。
司马炎吸取曹魏时期对宗亲严厉打压以至于没有心腹力量去反抗敌人,最后大好江山被权臣所篡夺的教训,大封宗王,用以对抗士族中像司马家族那样的野心家。到死时一共封了五十七个同姓王,请注意,那时候全国人口可不是十四亿,在数十年战乱之后,泱泱中华只剩下两千万多一点的人口,相对来说,五十七个王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而且这个数字在以后的日子还会增加。这些个王爷们不仅身份尊贵地位崇高,而且有枪有炮有兵有地盘,只是没有皇帝的名号。
显赫权势之下,是那些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