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真神物也(1/2)
闻得红薯和土豆到了收获之时,罗恩大喜,随即对邓知阔道:“邓先生培育出此等作物,功德无量,走,我随你一同去看。”
罗恩说罢当先便走,此事当然要通知两位军师,只是罗恩已经等不及了。
不多时,二人便来到那暖棚里。
看着这里不过共计不过几十株的秧苗,罗恩心中难以平静。实在是兹事体大,关系到梁山日后的发展。
其实这些秧苗并不是很旺盛,因为当时邓知阔开始培育之时,已经入了冬天。为了保暖,便建了这暖房。而这时候又没有玻璃和塑料之类的透明物,只得用,茅草编制成草毡子,然后搭在架子上,便成了暖房。
这样还不够,夜间之时,还要在这暖房里摆上火炉,以保证秧苗不至于被冻死了。
至于阳光,便只能在正午时掀开毡子,也正是因此,秧苗都显得有些发黄,这是无能为力之事。
不过即便如此,也足以让罗恩高兴了,有了秧苗,再培育起来,便能事半功倍。
邓知阔道:“小生这便叫人开挖。”
罗恩有些激动,把袖子一挽。
“我亲自来挖。”
说着便下了手,这里的土地倒也松软,只略扒拉了几下,便露出一个橄榄球状的红薯来。
个头也不甚大,跟后世那种一个红薯便两三斤重自是比不了的。
其实即便是在现代,红薯一般也只有半斤左右大小,甚至更小,更遑论现在这种逆着气候种出来的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难掩罗恩之兴奋,只见他一个一个往外挖,不过片刻,这一株红薯便被挖完。
“取秤来。”
邓知阔叫人取来秤,一株红薯共结了五个果实,重量接近两斤。
这个数据叫邓知阔大吃一惊,要知道这十几株秧苗占地甚小,邓知阔曾粗略的估算过,若是按照这个密度来,一亩地大约能种植两千株红薯秧苗。而若每株都有这般产量的话,一亩地甚至能产出三十余接近四十石粮食。
“看来小生是离不了梁山了。”
邓知阔叹道。
虽说并不能保证每一株都和这一株一般有这等的产量,但是即便是差也差不许多,二十石的产量肯定是只多不少了。
罗恩闻言手中不停,只是笑道:“先生在山上这许久,难道还想下山去吗?”
邓知阔面带苦笑,说实话,在梁山待了半年之多,直叫他有些乐不思蜀了。
梁山上无山下之尔虞我诈,自己要鼓弄些什么东西,罗恩也都是大手一挥,尽皆支持。
邓知阔每日里除了照料这几十株作物,还和闻焕章等人谈天说地,直叫他受益匪浅。
再加上每日里听山上的士卒家属说起梁山的好处,邓知阔心里也潜移默化的受着影响。
特别是与呼延灼一战之后,梁山有许多战死的士卒。那些士卒的家人虽是伤心,却也骄傲,说自家小子能为山寨博命是荣幸,丢了性命也是时运不好。还拿梁山的抚恤和朝廷相比较,这一比,便是高下立判。
“祖父,阿爷,知阔今生再不能报效朝廷了。这朝廷腐朽不堪,百姓苦不堪言,若是你们在天有灵,想来也能理解我的选择。”
邓知阔心中想道。
罗恩见其沉默,也不多说,现在这位农学家已是上了梁山这艘大船了。
挖完了红薯,罗恩又继续来挖那土豆,这土豆倒是比红薯产量少了些,不过也少不哪里去,不过一炷香的时间,罗恩便把这几十株都挖完了。
邓知阔把这些都秤了一遍,拿出随身携带的纸笔来,在上面写写画画,最终长叹一声。
“这红薯和土豆不愧头领民之至宝之称,小生此前虽是也扒开土地看过,不过那只是为了记载其生长的明细。万没想到其当真便能有如此产量,经过计算,这红薯产量大概能有二十五到三十石。而土豆虽是少了些,却也有二十石以上的产量。”
罗恩笑着打趣道:“先生再叫我首领却是显得生分了。”
邓知阔闻言一躬而下:“知阔拜见哥哥。”
“罗恩不过玩笑之言,先生切莫当真。”
这邓知阔此时才是真正的归心了。
正这时候,又有几人一起走了进来,这几人面上都是带着期待之色。
“寨主,那红薯和土豆收成几何?”
却是闻焕章当先开口问道,自从邓知阔到了山上,闻焕章知晓有能亩产数十石的粮食之后,先是一惊,进而心中便充满了希冀。
梁山若有了此等神物,他日行事必能事半功倍。
罗恩笑道:”世叔,小侄既是叫几位前来,自然是有了收获,此番还多亏了邓先生。”
邓知阔连道不敢。
“哥哥。”
其余三人齐声朝罗恩道。
“几位不必拘泥,二位道长也来了。”
公孙胜道:“贫道二人正与萧兄闲叙,却闻有兄弟来报,说是什么红薯和土豆可以收获了。经萧兄一说,才知竟有此等能亩产数十石的作物。”
乔道清点头道:“既有如此神物,贫道二人便厚颜来一同瞻仰。”
“二位道长说哪里话,都是自家弟兄,若非兄弟们各司其职,罗恩直恨不得把所有兄弟都叫来一看。”
罗恩与三人介绍了一番,期间一番客套之言。
闻焕章道:”既是收获了,其产量到底几何?“
邓知阔把红薯和土豆的产量一说,惊的几人直吸冷气。
闻焕章和萧嘉穗虽是事先有了准备,但是当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