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天竺游记(1/2)
刚刚出阁的俆王,家底还是相当厚实的。
毕竟是大唐最高一级的爵位,在整个国家里仅次于皇宫里的那三位,出阁的封赏自然极为丰厚。
最重要的,当然是食邑和田地。
李元嘉的食邑是实打实的七百户,意味着只要李元嘉活着,大唐的这七百户人每年的税收都是用来养活他的!而一万亩的永业田和一千两百亩的职田,更是潞州整片连起来的最肥沃的土地。
而且这些数字,只是大唐规定中必须要给他的而已。
事实上作为李渊最宠爱的儿子之一,母妃更是一度有希望坐上皇后的宇文昭仪,李元嘉出阁自然不会只有明面上的这些东西。尤其是自从贞观四年李世民和李渊的关系缓和之后,对于自己的这些兄弟也变得宽容了起来。所以李元嘉抵达潞州之前,他的舅舅宇文士及就暗地里给他又置办超过两万亩良田,还有三个庄子!
只是这些土地,就足以让李元嘉成为一方富豪了。
除此之外还有李元嘉以前积攒下来的例钱,还有动身之前上面三位赏赐的铜钱、金饼子、各种宝物和绢布,也是非常庞大的一笔数字。更别说每年朝廷还会给他这个当刺史的发一大笔俸禄——当然是按照亲王的爵位,和正一品的官员同级,每年七百石的粮食,还有养活几十个仆人的开销,以及杂七杂八的各种补贴……
“无论怎么算,哥们儿现在也是个款爷啊!”
听韩山详详细细给自己解释了一遍之后,李元嘉心中暗爽不已。
虽然明知道作为大唐第一代亲王,富豪一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当李元嘉抵达了潞州十天之后,意识到自己开始真正独立拥有这些财权时,这心里的滋味可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而且搞清楚了自己的家底和这个时代的物价之后,李元嘉也是暗自叹道:“怪不得李元婴那家伙能建起三个滕王阁,并且建起那么多的亭台行宫!别说那小子将来在地方上肯定是横征暴敛,光是自己的家底儿恐怕就厚实的要命吧?”
说来也是好笑,上辈子的“李元嘉”不知道自己,但是他的弟弟李元婴倒是记得清清楚楚。毕竟后世那首著名的滕王阁序,李元嘉可是到现在还会背呢……
……
拿着李元嘉画出来的图纸,韩山去找铁匠打造铁锅去了。
按照大王的要求,这个铁锅的打造难度可不低,除了必须圆之外更关键的是还要尽可能的薄,厚度尽可能的均匀!反正以韩山对于铁匠们技术的了解,想要打造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
而等韩山离开了之后,李元嘉则是呆坐了一会儿觉得无聊,开始在自己的书房里转悠了起来。
在整个潞州衙署之中,这是最大,同时也是阳光、通风等条件最好的一间屋子。
整个屋子里,都摆满了书架,而书架上也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甚至还有很多看样子就非常古老的竹简。
之前的小俆王,就是个爱书如痴的家伙。
所以就在他穿越过来之前,这小子的藏书就已经破了三千卷!要知道,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而等到灵魂换了个一个人之后,一来是为了不让别人怀疑,二来也是出于自己的各种目的,李元嘉依然是继续扩大自己的收藏,而且更加的“变本加厉”,用了三年时间就把藏书推到了万卷以上!
在大唐贞观年间,这可是相当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这年头的书基本上就是靠人工抄写,或者前隋年间出现,但是现在还非常少见的雕版印刷,成本可以说是高的吓人,以至于普通的人家想要买一本书都要思量再三。而对于一般的殷实人家或者普通官员们来说,家里有个十几本或者几十本书就已经足以自豪了,如果有个几百本或者上千本的话,甚至可以冠以“藏书众多”的名声。
可想而知,李元嘉这万卷藏书意味着什么。
“只不过……说起来牛逼,实际上稀松得很!”
在自己硕大的书房里转了一圈之后,李元嘉忍不住摇了摇头,心里略微有些失落。这不是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本书少则几万字,多则几十万字,想要看完一本怎么也要几天的时间。这年头因为古文精炼,且知识量少的缘故,往往一本书上万字就算是“巨著”了,大多数都是几千字完事儿,而李元嘉收藏的图书中很多都是所谓的碑文古迹,图书异本,有些甚至只有几百字而已。
所以书虽多,但是信息量却少的可怜。
而且……
“过目不忘什么的,其实也没多大意思啊!”
想起自己穿越过来时的福利,也就是所谓的金手指,李元嘉倍感痛苦:本来这个时代的娱乐就少得可怜,再加上之前因为特殊时期必须低调过日子,本以为还能靠读书多打发一些时间,没想到穿越的时候竟然得了这么一个金手指,这还怎么活?
上万字的古书,一天就看完了,怎么破?
好不容易让下人们搜罗了上百本的所谓新书,结果加起来不过十几万字,花个两三天就一边看一边理解的读个干干净净,这种痛苦谁能明白?
“啧啧,我恐怕是唯一一个宁愿不要金手指的穿越者吧?”
在屋里面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一本自己能看的图书之后,李元嘉忍不住长叹一声,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老书重温确实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拿起一本书之后,里面的内容便一字一句丝毫不差的浮现在脑海中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