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曹嵩(1/2)
北风呼啸,寒风如刀,徐州东海郡阴平县,曹操三万大军集结于此,三日前曹操攻破此城,但城中根本没有多少粮草,曹操只能放任兵马劫掠。
此时城中,曹操眯着眼睛,看着一封书信,他的对面坐着戏志才,缩在一领裘衣中,却是曹操怕冻着了他,专门从大户家中抢来的。
“志才哪,”曹操哈了口气,将书信递给戏志才:“这是张文远给我写的信,要我退兵,又说来年有大灾,要我回兖州休养生息,汝以为如何?”
戏志才极快的浏览了一番书信,沉吟道:“张文远所言亦有道理,如今主公连年征战,退黑山、破黄巾、败袁术、击陶谦,兖州着实疲敝,是该休养生息了。”
“嗯。”曹操点了点头,又摇头道:“可是陶谦不死,徐州不取,安能休养生息?此番还须先破了陶谦,凭徐州之富庶,以济兖州之疲敝。”
戏志才没有反对,此番曹操兵进徐州可谓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如今退去确实会丧失良机,他又道:“不过张青州书信中提到的屯田之策却是休养生息之道,主公尽可在兖州行之,还有科举之道,更是大妙哪。”
“不错。”曹操慨然道:“当今之世,志在安天下而无私心者,文武而兼能者,唯张文远乎?屯田之道,前汉有之,倒也罢了,唯有这科举之道,实乃妙策,可医痼疾,可揽贤才,真妙策也,真妙策也!”
曹操一连三个妙策,显然对科举之道推崇之极,又道:“此番平定徐州,回去便试行之,必能使天下大变,人才辈出。屯田、科举,吾且纳之,退兵之事,且待破了陶谦再说。”
曹操说到这里,眼里闪过狠色:“陶谦老匹夫躲在城中不出,吾便破了整个徐州,看他缩到何时!”
戏志才沉默,他听出了曹操言语间的煞气,破了整个徐州,以他们目前的粮草状况和青州兵的军纪,恐怕整个徐州都会遭劫,但战争便是如此,慈不掌兵,仁慈的下场就是兵败身死。他转了话题:“如今徐州兵乱,唯曹公不肯离开徐州,却是不妥。”
听戏志才提到父亲曹嵩,曹操皱起眉头,他在八月讨伐徐州之时,便派人去接回父亲,没想到父亲却不愿意离开,如今与陶谦打成这般情景,必须要派人接回父亲了。
……
同在东海郡,治所郯县,州牧府中,年已六十二岁的徐州牧陶谦须发皆白,神情苍老,俨然一个垂垂老者,不复年轻时的刚直意气。
此时的陶谦看着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别驾糜竺,咳了两声,忙问道:“子仲,如何,陶谦与田楷可愿发兵相救?”
糜竺道:“孔北海、田刺史及平原相刘玄德皆应发兵相助。”
“太好了。”陶谦面露喜色:“三路兵马当有上万,与我徐州兵马相合,定能阻止曹操,救我徐州。”
糜竺又道:“青州牧张文远本也要发兵,只是辽东公孙度兵马攻入东莱,他分身不暇。”
“张文远?”陶谦眯上眼睛:“听闻此人善战无前,他若能来,曹操不需担忧矣。”
“正是。”糜竺道:“吾见张文远,风采气度非凡,有英雄气,此番他不能来,却也写了一封信,劝曹操退兵,却不知是否能劝退曹操。”
陶谦叹了口气:“曹操士气正盛,若不败之,岂会轻易退却,子仲,且先下去休息吧。”
糜竺躬身道:“属下告退。”
糜竺离开后,一人从幕后出来,却是陶谦亲信的治中曹宏,曹宏躬身道:“使君,糜子仲虽请的不少兵马,但毕竟是外来之人,不会尽心,要破曹操,终究还要靠我徐州的兵马。”
陶谦抚着花白的胡须,颓然叹道:“无奈曹操手下猛将无数,更擅长用兵,实在难以抵挡。”
曹宏眼睛一转,道:“属下有一计,可乱曹操心神。”
陶谦忙道:“汝有何计?还不快快道来。”
曹宏眯着眼睛,做了个手势,狠声道:“曹操攻我徐州十座城池,杀我士兵无数,而今他的父亲曹嵩却在琅琊国,何不派兵杀了他,如此曹操必然心神大乱,再命吾弟曹豹趁势追击,必能大败曹操。”
“杀曹嵩?”陶谦犹豫起来:“两方交战,祸及家人,似有不妥。”
曹宏反问道:“若曹操攻破徐州,可会饶过使君,可会饶过使君家人?”
陶谦坐在席上,良久,缓缓道:“着都尉张闿,领五百骑前去行事,不要杀人,先把他们捉回来,胁迫曹操退兵。”
曹宏一愣,随即大喜道:“使君英明,此计甚妙。”
……
琅琊国西面有临沂县,与兖州泰山郡相接,县境西面与泰山郡华县交界的一处山庄大宅中,住着一个不寻常的富户,曹操的父亲曹嵩。
此时的曹家上下都在打点行李,准备迁离。
曹嵩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依靠曹腾的关系,加上得体的待人处世,桓灵之时先后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位列九卿,位高权重,他更是个大贪官,在灵帝卖官鬻爵时花一千万金买了崔烈的太尉之职。到了十常侍乱政时,曹嵩便辞了官,董卓入京时,曹嵩见机快,早早就离开雒阳,隐居到了琅琊,避免了袁氏那样的灭门惨祸。
因为曹嵩的养父曹腾是宦官加大儒,所以曹嵩敬重儒士,行事低调,喜欢规规矩矩发展,尤其是对于他的儿子曹操,曹操少年好为游侠,不得曹嵩喜欢,后来曹操被举为雒阳北部尉,干的井井有条,曹嵩才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