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丰厚节礼(1/2)
药厂腊月二十八彻底放假。顾夜不但给了员工们双倍的工钱,而且奖金也翻倍。那些干活卖力,贡献突出的,腊月领的工钱是平时的四到五倍。最高的员工,拿了十两银子呢!
除此之外,顾夜还给他们准备了丰富的年货——十斤猪肉、两只鸡、两条鱼、一块鹿肉、半匹布、一盒精致的糕点。员工们可以过个大肥年了!这不能不说,少东家考虑的比较周到了。
有些人家,苦惯了,领到工钱以后,也不舍得置办多少年货。这下好了,少东家都给他们想到了。别说自家吃用了,走亲戚的礼品也有了。
往年去外婆家,拿几个鸡蛋一块粗布,已经算不错的礼物了。今年可以割上两斤肉,再加一块布,少东家发给他们的可是细棉布哦,一般人家都不舍得买的那种。别提多有面子了。
家住镇上和周边的员工,回到家中被当成功臣似的捧着。虽然他们这些签了活契的,只能做净药、煎药这样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可就这样也领了四五两银子回家,更何况还有一整筐的年货!
张小梅,就是那位被顾夜关心过的净药房的小姑娘,背着满满一筐的年货回到家中。她家住在衍城南面类似贫民窟的地方,这里多是家境贫寒,或者逃难而来的外来人口。张小梅一家就是前些年家乡遭了旱灾,来到衍城的。
像他们这些外来人口,没有田地,只靠家里的男人做苦工,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余钱修房子?因此,张小梅一家挤在四处漏风的窝棚里。今年日子还好过些,张小梅的工钱,几乎一文不留地交了上去。家里添了棉衣和棉被,不像往年那样难熬。贫民区,几乎每年冬天,都会有人冻死病死!
“姐姐回来了!”一个瘦弱的小萝卜头,穿着宽大的新棉衣,蹦蹦跳跳地迎上来。他后面,一个瘦高的少年跟过来,接过了张小梅手中沉甸甸的背篓。
邻居家的老太太,咧着漏风的嘴巴,笑呵呵地问道:“梅子,发年货了吧?这次你们东家给你发了啥好东西?”
中秋节的时候,药厂发了月饼和肉,可把左邻右舍给羡慕坏了。邻居老太太平时对她们家挺照顾,家里忙的时候,还帮她们看孩子。张小梅的娘,就送了她两块月饼。
老太太吃过后,见人就说梅子东家发的月饼,味道比城里最贵的同芳斋的还要好!其实,她哪能吃得起同芳斋的糕点?在她看来,再好吃的月饼,都不如梅子家送她的那两块!
张小梅冲老人笑笑,道:“没啥,就是一块肉和一盒点心!李奶奶您等着,一会儿送两块点心给您尝尝!”
李老太太闻言,笑得连眼睛都快看不见了:“你们家孩子多,留着自己吃吧!”嘴里这么说着,心里却想着,过年的时候,远嫁的闺女今年要回来,这两块糕点留着给外孙外孙女们尝尝鲜。
看着张小梅兄妹进了她家的窝棚,听到动静出来观望的邻居们纷纷议论着:
“张家闺女出息了,药厂的工钱高,待遇好,不但发钱、发衣裳,还时不时地发肉和点心。这次瞧着,也发了不少呢,够张家过个肥年的了!”
“可不是嘛!你看这大半年,张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孩子们都新做了冬衣,家中的伙食也直线上升!我小年的时候还闻到她家吃肉了呢!”
“要是我们家能有人在药厂做工就好了,哪怕是看大门的,每个月也有几百文的工钱呢!”
“是啊,是啊!不知道药厂还招让人不?”
邻居们各怀心思地对看了一眼,转身回了自家的窝棚。他们都盘算着,晚上去张家打探一下药厂有没有收人的意向。
张小梅的哥哥张石头,拎着沉甸甸的背篓,心中很是高兴。回到家中,梅子娘接过背篓,掀开上面的稻草,露出一大块五花肉,两只肥肥的母鸡,还有一尺多长的鱼。
梅子娘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藏不住。她把这些小心地从篓子里拿出,挂在靠窗的地方。她取出那半匹布,铺在炕上,琢磨着娘家侄子快成亲了,送块细棉布过去给侄子做件新衣服。至于那两盒点心嘛,也拿一盒回去……
梅子娘的娘家就在衍城,当初逃难也是奔着娘家来的。不过,她娘家过得也不宽裕,当初把他们安置下来也颇费了一些力气。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娘家兄弟送过来的几斤粮食和几十个铜板,让他们度过了难关。
往年家里穷,孩子都养不活呢,虽然想给娘家送些能看得上眼的年礼,可家里情况不允许。今年回娘家,她在姐妹们面前,终于能抬起头来了。
张小梅从衣服的内兜里掏出六两银子,放在自家破旧的炕桌上。梅子娘一见,立刻瞪圆了眼睛,惊讶地道:“怎么这么多?”
当初偶然间得知药厂招工,说招12到15岁不等的男女工,包吃住,还有工钱拿。本来她是不同意闺女去的。女孩子家出去挣钱,而且晚上还不回来,会让人说嘴的,以后说不定会影响闺女的婚事。
不过,张小梅坚持要去,还偷偷瞒着她去面试,等到闺女在契纸上按了手印,一切都尘埃落定的时候,梅子娘再反对也无济于事了。她万万没想到,闺女去药厂做工,第一个月就带回了一两银子的工钱,比她爹在外面干三个月苦力挣得还多。
接下来的日子,闺女每个月都能带回一两、二两不等的银子。每逢端午、中秋,还发了肉和点心!闺女在药厂吃得好、住得好,每个季节还发两身新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