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笑读朱元璋》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笑读朱元璋 () >> 第七章 扯淡的规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76516/

第七章 扯淡的规则(2/2)

国以后自己加上去的。

因为在当时元朝的政治统治格局下,马秀英这个名字的来源也有些不切实际。

看过前面文章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元朝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属于他自己的名字,只有两种渠道,一种是当官一种是读书,但是对于南人而言却是例外,因为在他们眼里南人就好比是牲口。

不,应该是连牲口都不如。

在元人眼里牲口牛马比人还要值钱。

在这种统治下,不要说一个女人,就算是才华横溢的才子想当官也会被严格限制。

在元朝女人是不肯能有官职的,这种情况下马氏当官是不可能的,当官这条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另一种的读书,但是对于马氏来说也有些不太可能。

因为在元朝统治中国的时期,女人chū_yè的根本权利都是要被剥削的,元朝法律规定,所有女人在成年婚嫁之前,都必须先要被和尚pò_chù之后,才可以出嫁,当时被人们戏称为“开红”,这种完全是扯淡的事情在当时却在实际发生的(当时做和尚一定是非常吃香的工作)。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我觉得马秀英这个名字来源不切合实际,我们就称呼她为马氏更为真实一些。

马氏,原是安徽宿州人,父亲名叫马公(原名不详),由于马公乐善好施,喜欢广结天下豪雄,但是后来因为犯下了杀人大祸,只有躲命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托付给他的好兄弟,也是他的生死之交郭子兴,但是在逃亡的途中客死他乡。

马氏虽然表面上是郭子兴的养女,但是郭子兴却将她视为自己的女儿,视如己出,后来听说自己的兄弟马公客死他乡,在那种兵荒马乱的时候,想要让他落叶归根明显是不可能的。

由于幼时丧母,少时又丧父,没有了父亲的马氏此刻已经无父无母,愈发觉得马氏的孤单和可怜,郭子兴遂将她当作自己的女儿一般的看待,教她文化知识(这应该只是自学,并不被元朝官方所认可),郭子兴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得出郭子兴虽然很笨,可以说是愚蠢,但是他却够仗义,这一点要比朱元璋够意思的多。

元朝末年,政治极度腐败下,郭子兴伙同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阜阳)发兵起义,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教的首领,自己自称为元帅,在这种全国都混乱不堪的情况下,马氏一点点的长大,如果在平常时间,到了她这个年龄应该开始了谈婚论嫁,但是当时时局限制,马氏的大事也就一点点的耽误了下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弃佛当兵,并且很荣幸的当了郭子兴的九夫长。

随着朱元璋的能力一点点表现出来,为了拉拢朱元璋,郭子兴想到了一个损招,就是将养女马氏下嫁给朱元璋,以达到他的个人目的。

这有点像是政治婚姻的结合,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绝对的意外。

小时候的朱元璋,他没有任何远大的目标。

他唯一的志向就是长大了接老爷子的班,给地主刘德打工放牛。后来家破人亡了,他更没有了目标,每天的任务就是要饭,要尽可能多的饭。后来当了和尚流浪三年,目的就更单纯了,吃饱饭找活干。

成家娶媳妇的好事他也想过,他在梦里想过,但是睁开眼的那一刻,他只有重新端起那个破了个大口子的烂碗出来,满嘴黄牙满脸赔笑的继续要饭,娶媳妇的事情对于他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现在忽然之间自己似乎什么都有了,饭有的吃屋有得住女人有的睡,这一切的事实摆在眼前倒更像是在做梦了。

郭子兴给自己脸,实力相对弱小的朱元璋只能兜着,答应下这门亲事之后,也就算是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再也不是那个四处飘荡,不知魂在哪里的野小子。

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而在之后的生活之中,这个老婆也在很多关键的时刻帮助和支持了朱元璋。

可以说,朱元璋的成功马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状态提示: 第七章 扯淡的规则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