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青春是一场分离(1/1)
窗外有一只麻雀
站在空调的外机上
远处的阳光照在
高耸的建筑上
你的模样
挂在我的记忆世界里
让麻木渲染的消极
就像清晨起雾的松林
就像那年远离的背景
就像深夜哭泣的眼睛
如今想起你
还要准备
还要隐喻
还要打一个慵懒的伏笔
——张缄《想你,需要一个伏笔》
高家标母亲拜完观音像,从地上起来,抬头的时候发现观音似乎对她颔首一笑。高家标的母亲感到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很久没有睡的安稳的她躺在床上就睡着了。
他做了一个梦,梦里的高家标和一年前一样,阳光开朗,见到亲朋好友热情打招呼,和现在郁郁寡欢、死气沉沉高家标判若两人。
在梦里,高家标告诉母亲他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在他的那个梦里,他经历了很多可怕的事情,那些事情超过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现在他的梦醒了,他不需要再去面对他梦里的人和场景。原来的高家标又回来了。
在梦里,高家标向母亲抱歉,他笑着祈求母亲的原谅,他自信的对他母亲说他会好好学习,把以前落下的功课全部补回来,他会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新生活开始了。
在梦里,高家标的目前一会流泪一会微笑,孩子好了,还有什么比孩子正常更让人高兴的事情呢,她甚至都想到了高家标结婚的场景,漂亮的儿媳妇给她敬酒改口喊她妈,省吃俭用了一辈子的她拿出了大大的红包……
第二天,高家标没有变,在教室里后排的角落安静的坐着,双眼空洞无神,和热闹的初三学生闹哄哄的气氛格格不入,当你走进教室环顾一周的时候,很容易发现他,一个失去朝气的少年。
也就是这一天,高家村开始有人议论纷纷,说高家标母亲去求观音了,估计高家标是真中邪了,多好的孩子,说完一声叹气,看到自己家孩子好好的,立刻眉开眼笑了。
估计高家标一家搬走之前都不知道,拜观音的事情怎么就被村民知道了呢,高家标母亲从夜里出门到祭拜都是查前顾后的,没有任何人发现呀。
到底是谁知道了这件事,又在村里传播,最后谁也没有搞清楚。
张缄是在高家标退学后的第三天的下午的班会上知道这件事情的。
阳光照在空了一人的课桌上,证明曾经有一个少年存在过,空气中似乎还留有属于他的一丝气息。
“你知道高家标为什么要退学吗?”张缄问高小丫,他们两家都住在街上,应该熟悉。
“不知道,他们家搬走的时候是在晚上,一拖拉机拉走了全部家当,估计他叔叔知道,毕竟他家的房子还在,你和他不熟呀,你挺关心他呀。”
“没事,我就随便问问,毕竟没有毕业就不上了,人来人往很正常。”
“哦。”高小丫似乎明白了。
日子很快又回复了最初,教室里并没有因为高家标的离开而沉闷,如果不是张缄和他有过三个月左右时间的交际,张缄真怀疑高家标是不是真的是他在高家村中学的同学,是不是有过这么一个人。
在以后的求学岁月里,张缄从高家村到凤城,从凤城到合肥,从合肥到兰州,又从兰州到沈阳,一路走来,身边的同学换了一批又一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别离。
好多同学的姓名和容貌完全记不得了,但这些青春的身影真实的伴随着他的求学岁月,曾带给他欢乐和忧愁。
青春是一场又一场的分别,当分别的时候不在流泪,不在难过,送给对方的只有美好祝福的时候。那么就是再见青春的时候。
从高家标从高家村中学离开后,张缄再也没有见过他,他消瘦的身影却印在了张缄的脑海深处。
高家标极有可能都没有和张缄说过话,甚至在他的记忆里就没有张缄这个人,但张缄却记住了他,在人来人往的青春里。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高家村的那一年,张缄太孤独了,或许是因为环境的改变,也有可能是那个年龄无法逃避的经历,但他无法忘记,他坐在校园的花坛边,看着绿色的藤蔓,看着盘旋的猎鹰,看着满地的落叶,看着洁白的雪花,那深入骨髓的孤独,让他无可奈何又无处可逃。
…………
“有高家标的消息吗?”张缄在微信里问高小丫。
“他好像在,现在应该结婚生子了,具体情况不清楚,很久没有和初中那些人联系了,不知道和他们说些什么,似乎有好多话要讲,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别人的故事谁会关心呢。”
“呵呵,我会关心你,至少在我的小说里,你是主角!”
“那就快更新,我一直支持你。”
…………
高家标最后还是结婚生子了,他母亲做的梦实现了,她喝了媳妇亲手端的茶,听到了那一句清脆的一声“妈妈”。
是的,高家标走后的一个月,凤城下了一场大雪。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