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突如其来(1/2)
之前,庞学林曾经和这个位面的父母通过电话,希望他们能返回江城工作。
但后来发现这根本不现实。
这个时代,但除了未成年人、老人以及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每个人都必须工作。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会建立起一个信用账户,上面有信用点。
信用点可以购买和交换各种生活物资,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才能获得信用点,一旦信用点被清零,就将失去进入地下城的资格。
从某种意义上说,信用点与现实社会中的货币类似,是这个时代每个人赖以生存的根基。
但是,信用点和货币也存在不同,比如每个人的信用点是不能交易的,父母信用点多,并不意味着孩子的信用点就多,父母没办法将自己的信用点转移到孩子身上。
为了防止营私舞弊,计算机会监控每个人信用点的使用记录,同时信用点的发放也由超级计算机全权执行,联合政府只能做定期的维护与检查,防止发放过程出现bug。
与此同时,信用点也和地下城抽签资格,基本社会保障资格等相关。
庞学林的父母此前和联合政府旗下的行星发动机公司签署了十年工作合同,前往上海二号发动机工作。
他们的工作可以使得庞学林享受免费的食物、教育、住房和医疗保障,以及提前获得进入地下城资格。
甚至爷爷奶奶能否正常领取退休金,都和他们能否正常工作有关。
而他们每年,却只有七天的假期能回来和家人团聚。
这不止是庞学林一家,同时也是其余中国家庭甚至全世界大部分家庭的生活状态。
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是一个每个人都背负着沉重压力的时代,也正因为这种压力,才能让人类完成三十年修完一万两千座地球发动机以及地下城的壮举。
如果庞学林拥有足够高的权限或者地位,或许有可能将父母调回江城工作。
但现在,他只是一个十五岁的高中生,他什么都做不了,甚至想去上海看看父母也做不到。
因为法律规定,除非特殊情况,如庞学林参加奥数冬令营,亦或是之前姚冰夏的父亲入选领航员号空间这类特殊情况,未成年人不得跨城出行。
庞学林能做的,只能提前准备好这些救生囊,让他们能在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中,平安获救。
……
接下来的时间里,庞学林的生活再次变得富有规律起来。
每天早出晚归,除了顺道接送姚冰夏上下学外,剩下的时间,都泡在了实验室里。
杜嘉祥是实验室主任,专门给庞学林安排了四个博士生来帮忙做实验,其中就包括小高高天意。
庞学林操作不行,只需根据论文中的内容提供理论指导,这些久经训练的实验狗自然会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
实验进展得很顺利。
半个月后,庞学林顺利获得了一批纯度高达99.8的单壁碳纳米管,虽然相比于汪淼他们99.99999的超高纯度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已经让高天意他们大喜过望。
就连杜嘉祥,虽然比较看好庞学林的实验方案,却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能出成果。
庞学林还是有些不满意,这些单壁碳纳米管虽然可以作为电池聚合物添加剂以及cmos器件的原材料了,但却没办法像汪淼他们那样将其制作成飞刃材料。
纯度还是太低了。
不过用来写论文却是足够了。
花了一周时间,庞学林利用现有的实验数据,再参考系统给的资料,顺利完成了他自己第一篇材料学论文的写作。
然后他将论文交给杜嘉祥润色。
杜嘉祥几乎一字没改还了回来,用他的话说,这篇论文足够出色了,根本不需要润色。
与此同时,杜嘉祥也拒绝了在这篇论文上署名的建议。
庞学林无奈,只好在通讯作者上写下自己名字,第一作者则写上了高天意的名字。
毕竟在实验过程中,高天意的作用很大,对他帮助良多。
剩下的几个参与实验的博士生,也被他加进了第二作者的名单里。
这让高天意他们兴奋不已,毕竟任谁都明白,这篇论文发表后,将会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在杜嘉祥的建议下,庞学林将这篇论文投给了《自然·纳米技术》。
等待回复的日子里,生活再次变得波澜不惊。
庞学林每天潜心学习,与高天意他们继续改良实验方案,提升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
倒是随着进入地下城时间的日益临近,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传言。
有人说,因为行星发动机建设完成,人类已经不需要再进行那么辛苦的工作了,政府会逐步放宽对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文化领域的限制。
也有人说,进入地下城后,信用点制度将会出现重大改革,逐步剥离其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赋予其更为突出的货币属性。
总之,对于即将到来的地下城生活,人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想象,所有人都厌倦了那挂在西边永不坠落的太阳以及无休止的劳动。
这天下午,庞学林从实验室出来,来到江城中学门口,接上放学的姚冰夏,然后骑车返家。
“小林哥,明天我和爷爷他们就要进入地下城了,我听爷爷说,你准备在地面再待一段时间?”
庞学林笑道:“是啊,我在江大那边还有很多事要做,估计等明年中旬,和江大的同学一起进入地下城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