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朝有诤臣国有明君(2/3)
气爽……此时,张九龄也缓的差不过了,他身为大唐首相,一天天也听操劳的,没有个好身体,还真抗不下来,今天也就是突然被逼着“竞走”来着,要不然的话,人家也不至于这么狼狈……缓了口气,张相也就缓过来了。
冲着身边的内侍点点头,一个微笑,示意他可以松手了。
然后稳稳地站在李老三面前,正冠,抖袍,捋髯,随后才双手高举过顶,躬身一礼,一躬到地。
“臣,门下省诗中,曲江张九龄,谨为陛下贺!”
李老三一愣,张九龄这是正式奏对的架势啊,不由得他也收起了脸上的戏谑,同样转过身来,正面张九龄,站直身形,沉声问道:
“张相不必多礼,但不知,朕何喜之有,让张相亲自道贺?”
张九龄站直身形,正视李老三的双眼,一字一顿地说道: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李老三多聪明的人啊,一听这个就明白了,嘿,我说张九龄为啥道贺呢,原来还是要说刚才金銮殿之上的事儿,还是谢直呗?嘿,你说我这刚刚消了气,你就又来撩拨我?
一听这个,李老三脸上的神情也就淡漠了下来。
“哦?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这个说法,倒是有点意思了……
难道不应该是国有明君,才能超有诤臣吗?”
张九龄一摇头。
“明君在朝,不动不摇,如定海神针一般,镇压一国国运,自然如同天神一般,藏身于九天之上,俯视人间悲欢离合……
说句陛下不爱听的话,就算真的有明君在国,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啊……
但是,有了诤臣就不一样了……
诤臣一般都是名臣。
什么叫名臣?
有能力,有成绩,最重要的,是有名声……
名声干啥用的,还不是让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
如果,我是说如果,有名臣,当面和天子争论起来,就是诤臣了!
这样的话,老百姓自然也知道了……”
李老三可听出来了,这就是说谢直呢。
诤臣不诤臣,另说,说谢直名臣,那绝对没毛病……
人家汜水谢三郎没当官之前,就在洛阳城落下了诺大的名头,夜审杨七,都被编演成戏剧了,据说就靠着这一系列的戏曲,生生养出了一个名动洛阳的魏家班。
随后什么考场直怼主考官,为了考试敲响登闻鼓,促成了大唐科举考试的改革……然后什么洛阳粮案什么以死开道,李老三都懒得回忆了,就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在民间引动风潮?
说实话,今天要不是张九龄提出来,他还真没有意识到,别看谢直当官的时间不长,当官的职位也不高,但是要抡起经营当官的名声来,满朝文武捆一块,都不是人家汜水谢三郎的对手,最起码,别人在朝堂上面,干了什么大事,也就是回家自己偷着乐去了……你再看看谢三郎,好家伙,专门找了个戏班子,专门帮着他吹牛-逼……
这事想管还真管不了……
为啥?
因为人家魏家班演出的这些东西,都是谢三郎的亲身经历,即便略有改编的地方,也断然没有胡说八道的地方……而且最关键的,人家改编的时候特别注意,根本没有涉及到朝政的地方,你想管也没法管!
至于完全以权势压迫的话……你当人家汜水谢三郎脑袋上的獬豸冠是白戴的!?人家一纸弹劾送到朝堂,谁敢压迫他,他就敢轰碎了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谢直还真是一位“名臣”!
至于诤臣……他都敢在常参朝会上弹劾天子了,还怎么“诤”?
再“诤”?那就只能造反了!
不过,就算谢三郎是个“名臣”、“诤臣”,又和明君有啥关系?
只听得张九龄继续说道:
“明君还是明君,有没有诤臣,都能稳坐朝堂……
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
现在好了,有了诤臣和明君冲突,老百姓一听,肯定感兴趣啊……
这个时候,只要天子放过这个诤臣,并且勇于接纳诤臣的建议,老百姓一听,哦,原来天子是个明白人啊,这不就是明君吗……
所以,才是,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张九龄说完,李老三听了,鼻子差点气歪了,我还以为你要说啥呢,闹了半天,这是绕着圈子给谢三郎求情呢!
生气归生气,李老三也听明白了张九龄言语之中的逻辑。
你是明君,没人知道。
诤臣,大家却都知道。
你俩发生了冲突,你退让了,大家一看,行,你对诤臣退让?好,你是明君!
李老三一阵无语,合着自己要想弄个好名声,还得借谢直的东风呗……
张九龄说完之后,就一直仔细观察着李老三的面色,一见他不以为然,甚至在淡漠之中,还隐隐带着一丝怒气,就知道他没听进去……不过这也难不住大唐首相,人家张九龄早有准备。
“陛下不信?可还记得贞观年间旧事?”
李老三一愣。
贞观乃是唐太宗李世明的年号,终其一生,一直是这一个,说什么开元天宝年间是大唐的煌煌盛世,其实真正的基础,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给打下来的,事实上,李老三登基之后,一直以先祖李世民为自己的榜样,一心一意地向李世民学习,也想让他自己最后的功绩能够跟太宗李世民比肩,现在听了张九龄提到太宗皇帝的年号,自然来了兴趣。<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