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第一批商品的价值(2/3)
>因为黄巾之乱的关系,所以,这一年基本上没有人去采摘那些棉花,但正如梁济所说。那些棉花因为没人采摘,掉到了地上,只要还在,去检回来也一样可以用。这段时间,以刘府商队的名义,已经号召一些百姓专门去采集棉花回来。
现在柳林村,原本只有一百多妇女,现在已经有了两三千之多。按刘显的计划,在柳林村,已经有了一个纺纱工坊。每天至少都会有大大数百个妇女在忙活着。
她们分工合作,有人把那些收集到的棉花晒干,有人负责挑选一些质量好的,又会有人负责去核。然后就会有人拿那些挑选出来的,质量好的纺成丝线,再拿去织布。
现在,也另外新开设了一个染布坊。当然,因为工艺的关系,暂时就只能是染成最原始的黑色、白色、红色等几种颜色。
这个时代的妇女,基本上都懂得针线活。所以,那些做出来的棉布。就让那些妇人做成衣服。
自然,这里面,也不仅只是用棉花织成的布,还有麻布。实际上,一般的百姓,他们所穿的衣服,大部份都是用麻布做成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麻布才是主流。
不管怎么样,现在柳林村刘府,已经拥有了一大批数量可观的棉布及棉衣。
这几乎是在这段时间之内,日夜不停的收集棉花以及赶制出来的。一共已经有数万件之多。这其中,棉衣就有三万件,一般的衣服,也有三万件。
刘显听到梁济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他还有些不太相信。
这才多久的时间?怎么会有这么多?
听了他的详细讲述,刘显才明白是什么会事。
现在的柳林村,集合了柳林村附近的村庄的百姓,还有,从杨氏县过去的百姓。这当中,绝大部份都是以妇女居多。
这数千妇女,平时什么都不用干,就专心做纺纱织布,缝制衣服的事。加上刘显跟梁济谈过分工合作的概念,他深以为然,尝试着实行,结果发现这个生产效率真的呈几何倍数激增。可以说,只要有棉花,现在柳林村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棉布以及棉衣来。
数千妇女的生产力,不说多,一天总可以生产出一千到三千件衣服吧?现在从刘显开始布施粥食救济杨氏县的百姓时说起,也已经过了十多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的确可以生产出这么多棉衣来了。
其实也亏得那上百个读书人的努力,他们在杨氏县百姓当中吸收了大量的百姓加入柳林村刘府商队,让那些百姓赶往柳林村帮忙生产。这样,有了那么多人手,想做什么还做不到?
也幸得这些百姓的朴素,他们都有一种既然吃了刘显的救济粮,那么他们也不能白吃白喝,也总得要为刘显做些什么事来报答。在获知刘显在柳林村需要大量的人手做事的时候,许多百姓都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刘显做些什么的贡献。
这些百姓,他们其实是在无偿为刘显做事的,每天就只需要刘显供应给他们一定的粥食,他们就会拼命的做事。
可以说,能够有这样的成果,其实就是这些百姓的群体力量。
另外,还有各种用藤草编织的手工制品也不计其数。各种累计起来,已经超过了十万之数。
这当中,大部份都是用芦苇杆编织而成的一些草鞋、草席、箩筐、菜篮子等等。
当然了,别看这么多东西。但是梁济按刘显的要求,这些东西全部都有一个记录的。
这个主要是记录着哪一个百姓交付了某些物资或是物品给刘府。因为刘显交待过,每一样物资,都有一定的价值,不管其价值是多少,都得要有一个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也等于是记述着百姓对刘显对柳林村刘府的支持,以及百姓们的贡献。
刘显想要发展起来,就不能白拿,这些全得要支付费用的。暂时还不能折现支付给百姓,但是只要有记录,那么待刘显把这些货物拿去换钱换粮了,那么到时候,就可以按这份记录分发给百姓钱财。
只要让百姓知道,他们曾经交给了刘府一点什么都会有相应的报酬的话。那么他们就会信服刘显,感激刘显,将来他们都会非常乐意为刘显刘府办事。到时候,刘显也同样可以做到一呼百应。
另外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反正只要是有价值的,刘府都会收纳。
这个说起来,现在的柳林村刘府,就有点似是后世的那种垃圾收购站,真的是什么都会回收。像动物皮毛,刘显都交待刘府收纳。
这个时候,就是文申及王豹都有些吃惊。
不说别的,三万件棉衣。在这寒冷的冬季,谁不想拥有一件暖和的厚棉衣?而一件棉衣,其价值自然要比一般的衣服贵一些。
具体一件棉衣的价值几何?这个其实也是可以推算得到的。一般的情况之下,衣服跟米粮价格的比例,约是50倍到100倍之间。
因为现在真的很难去计算成本价,也不能按成本价来计算棉衣的价值,并且,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候,各种商品的价格都会有所不同。
如夏天卖棉衣,不仅卖不出价,可能都不会有人买。
但是,普遍来说,其实无论是在某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个参考价。基本上,都会以粮食的价格来作为参考价。
后世,正常来说,一斤米粮,约是在3元左右,而一般的冬天的棉衣之类的,约就是两三百元。这里所说的,只是普遍的一般的正常的价格。如此,以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