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就那么回事(1/2)
要不说有时候赵曦琢磨不透这时代的精英呢。
他们的认知总是很凌乱,没有规矩,除了古圣先贤,再没有任何成体系的学问。
可有时候偏偏又能切中要害。
就像现在,富大相公就说对了。
确实,在这个时代,唯一能作为硬通货的,就是粮食。
“富相公所言极是!曦也如此认为,唯有粮食可作为衡量钱币价值。故,曦以为,新币制作多寡,应与国朝粮食挂钩。”
“如此一来,朝廷可通过铸币调整,稳定粮食价格。避免出现丰年谷贱伤农,灾年谷贵也伤农的现象。”
“比如斗米三十文,丰年多收,朝廷多铸币,也保持斗米三十文。灾年欠收,朝廷少铸币,同样可稳定斗米三十文……”
赵曦这明显是胡扯了。赵曦在说这些时,已经混淆并偷换了概念,已经忽略了粮食和钱币的本源,到底谁才是衡量标准,那个衡量那个,他混淆了。
问题是,赵曦所说的,确实是这么个理。
粮食不是多了吗?很好,钱币也多了,确实可以维持三十文的粮价……
至于通货膨胀,赵曦都是一知半解的,这时代应该没人能懂的。
赵曦也没以为朝堂诸公真的傻,不仅不傻,反倒都是精英,人精。
他们确实不懂经济理论,肯定不如赵曦这个半瓶子水平。可是他们懂粮食。
之所以都认同这个观点,是因为各怀心事而已。
粮食为我所欲,钱币也为我所欲也,二者如何兼得,且由殿下铸币也。
粮食是要消耗的,新币肯定也要被储藏的,至于铸币多寡,到时候并不由太子殿下做主,应该是基于粮食作为标准,由粮食价格决定的。
很好,太子殿下的说法很对。所以都赞同,附议,不再争论。
赵曦在含糊,朝堂诸公也在含糊,都含糊着议定了新币铸造与粮食挂钩的基调。
就这样吧,别说什么国朝是寒门天下,扯淡!
那个穷苦人家,可以养一个不事劳作的半大小子?那个贫寒之家可以让一串儿子挑灯夜读?
所谓的寒门,只是相对于前朝,乃至再往前的世家大族而言。
国朝依科考取士不假,而所取的也是读得起书,养得起读书人的所谓寒门。
家里几亩薄田,凑合过日子的,能识字都算好的了。指望经年求学,还有钱远赴汴梁殿试,没点底子的家,没谁家能扛得住。
也没那个先生是不吃不喝教你家孩子做学问的。
所以,能在这个朝堂上张嘴咧咧的,没几个是真正寒门的。他们最懂的是粮食……
如今,万事俱备了,只需要统计国朝粮食产量就行了。这也是赵曦真正的目的。
“陛下,诸公,既定下以粮食产出为基准,但因新币新制,币制新颖,考虑民众认同和喜好的原因。曦以为,今年之新币数量,应调查前五年粮食产出之数。”
统计历来都是有水份的,数字皆在地方官吏的嘴里,他们只根据需要和可能的利益来定数字。赵曦懂的,所以,他要一个五年的数字。
“且为确保新币在各州府郡县的推行,多寡之分,需要知州知县确认。故,曦以为,各州府郡县所报粮草之奏折,应有其主官画押。”
管不管用吧,赵曦需要这个,官府的大印他们未必在意,个人的签字相对都要慎重些。
不算过分。太子殿下初次主导事务,为避免混乱,有这样的要求也说得过去。
人嘛,在思谋事情时,并不能将所有的条件都在脑子里罗列,基本上是想着目标,然后抓取完成目标的有利因素。
就如现在,太子殿下所说的,所提的,跟各自心思并不冲突,所有的要求都不可能影响到各自的想法实现。
至于背后是什么,选择性忽略了。
有人没忽略,跟太子殿下打交道多的,脑子里一直有阴谋俩字,可除了涉及铸币,真想不到太子殿下还能往哪方面牵扯。
算了,走着看吧,也只能走着看。
朝堂算是把这事先定下来了,至于实施应该还有不短的时间。
不说各州府郡县报粮食产出的耗时,就是太子殿下的钱监作坊也还没完工,就是东川那边,也只是搭建了架子。
接下来太子殿下好像又不着急了,朝廷的诏令下达了,陆续开始有州县上报了。
很混乱的数字,上报的很随意,根本到不了赵曦手里,甚至连执宰都见不着,就被下官给驳回去了。
这里面有其他诉求和想法,也存在真的是上报的数字惨不忍睹。
“殿下,听闻邓州已经驳回三次了……”
苏颂也不懂赵曦到底几个意思,国朝铸币数量从来不曾有什么标准的。
他虽然也觉得以粮食为基准对,可首先得是准确的数据。
就国朝这情况,连田亩都未曾搞清过……田亩!苏颂突然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
没用的,最起码现在是没用的,即便是了解清楚了,那又怎样?
祖宗法度就是不限制土地的转卖兼并,不说太子还只是太子,就是太子殿下成官家了,也一样改变不了这一既定国策。
赵曦看了看苏颂,看他神情的变化,估计应该是想通了,也就是说,朝堂的诸公都想明白了。
知道了又怎样?知道粮食产量,从而估算国朝田亩,那又怎样?
关于国朝田亩的奏报也不是没有,官家随时都可以看到,太子殿下也能看到,真真假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