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学渣的黑科技生活 () >> 第217章:那厘村的沙塘桔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85552/

第217章:那厘村的沙塘桔(1/2)

一个完全没有知名度的水果品牌,要想做出效应,那还真没有那么容易。

确定了大方向之后,王北北立即打算要回家;

阳市这边,过年前的水果,最多的也就是桔子和橙;

比如说沙塘桔,丰产的时候,五毛八毛一斤都没人要,这已经是传统;

要把这些东西卖出高价钱,就得先定好果园,然后先用上有机肥....

这把毕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到效果的。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宣传,没有宣传的话,这计划就完全是个渣....

单靠口碑想卖几十上百块一斤的沙塘桔,那就是做梦,人家卖到市场上也不过两块钱一斤....

王北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张一帆所在的那厘村,他还得找老张头帮忙。

——————,

“收购满果的沙塘桔,五百块钱一棵,品相不好的不要,要按照老板的要求来施肥,不打药,不施化肥!”

这样一张通知突然贴到了那厘村的通告栏上;

这个通告栏可不简单,往常这个地方只会贴上一些布告,或者说一些宣传政策什么的;

当然,有时候也会被人贴上个什么收购广告,不过很快就被撕了,村委会会有人不时来查看,那不是开玩笑的,而且村里人有些看不过去的也会主动去撕下来。

只不过,这一次有点不一样。

因为贴的那广告上面署名是张建军。

这个名字也许以前没什么,或者说,他只是几十年前的万元户;

但是现在,人家开着是什么车?

保时捷!

妥妥的豪车!

而且,这村里有几家人没受了他家的好?

跑到他家里装什么验瓜器的,个个都是拿着真金白银走的,没欠过谁一毛钱。

这下村子里轰动了。

沙塘桔,其实村里并不少,一般的年景,那大家也就是摘了回家吃,年景好的时候,也有人摘了到城镇里去卖,这是某个扶贫项目带来的后果...

丰产的年度那就不用说了,这村里的路是大家集资建的,薄薄的一层水泥,不能让大货车进来;

两三毛钱一斤的年景,果农甚至都懒得去摘,还不如让它们烂果园里,毕竟这不是西瓜,能一下子抱个十几斤;

摘果可不像想像中那么简单,果园一般都不是平地,得挑着个担,或者背个背篓,摘了果再背下来,装车。

这过程还是很费人力的,论天计的人力,没有两百块钱人家不干,计件的话,一斤少于一毛钱,别人也不想动手。

都是体力活,也不能说什么挑活什么的,大家心里都有把称。

所以,这沙塘桔,在老百姓眼里,那简直就是又爱又恨。

砍了,又舍不得,毕竟也种了这么些年,花费的精力也有不少;

不砍,留在那里又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就在这个时个,老张家突然贴出这么一个广告,自然是有很多人喜出望外;

一棵满果的树能卖五百块钱,那一亩地可是能种上几百棵树的,这简直就是一个商机;

沙塘桔的果不值钱没关系啊,就单是卖这个树就能发家致富啊!

一棵嫁接的树,它移栽不到两年就能挂果,最多五年,就能丰产,一亩地五年就能赚几十万....这是打死都不敢想的事情。

种过地的是很清楚,一亩水槄种下去,收获也就是千把斤,打出了能吃的米也就是几百斤;

一年产两季,其实以一斤三块钱来算,也就是三五千块钱,这已经是往高了算了;

这里面还要除去很多成本,犁田,收割,这些都要请人请机器,一下子几百块钱就这样没了...

农民为什么会出外打工?无非就是种田不赚钱,在田里忙活一年还不如去打工一个月;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出外打工,哪怕是从事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月的收入也顶得上在田里一年的收获;

但是,现在看到了一个机会,就是那个没有人觉得有价值的沙塘桔,一棵树竟然能卖到五百块钱。

五年的树,挂的果最多也就是三五十斤,哪怕是再长大几年,也就是五十到八十斤....

果价呢,年景好的,卖上个八毛一块的,一亩山地也能赚个万把几千块钱,种得多的,一年几万或者十万收入还是可以保证的;

年景不好的时候,那就只能是觉得有点赚头就出手了,总不能让果子烂在地里。

只不过,每年的投入也是庞大的,而很多人都不会意识到,包括扶贫的官员们;

除草,需要大量的人力,还有施肥,打农药,剪枝之类的事情,每一样都要花钱;

其实,批发商在果农这里是很受欢迎的,只有这样的客户才能保证他们的产出能够得到回报,否则果子就烂地里了。

在网上卖果的,无非就是想跳过批方商这一层,多一条渠道,给自己多增加一些利润.....

但是现在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渠道,买果树.....

而且这个买法,似乎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很多人都在观望着,果树这东西毕竟不像水稻,要高价收了,直接连根拨了给你,没问题,下一季我再种就好了;

果树的生长期还是有那么长,挖掉了它一年半载就长不成这个样....

于是开始有人想办法打听消息,有的找自己在外读书的子女,有的找一些亲戚,问的无非就是同一个问题:

“沙塘桔是不是涨价了?”

<
状态提示: 第217章:那厘村的沙塘桔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