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将军之虑有三(2/3)
但若是为求一胜还不惜搭上众多无辜百姓的性命,致使众多人家流离失所,那自己还真是于心不忍。虽说似曹操那般挟裹百姓迁徙,坚壁清野的策略在这个年代是如此之多见,但融有现代人价值观的颜良心中还是稍有犹豫。
毕竟世家大族大都屁股不干净,压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但普通贫苦百姓还真是既无辜又困苦,自己轻率的决定真的可能导致无数人家破人亡,这罪孽自己担待得起么真能够心安理得么
诱夏侯渊来攻的事情毕竟不关乎生死存亡,或许还能找到其他替代方法亦未可知,所以颜良准备把这个提议先放一放。
但有人却好似十分坚持这个提议,过不多时,陈正与毕齐二人同时求见。
陈正在军议结束后,主动找上毕齐,向毕齐请教了东郡百姓流失的情形。
毕齐虽然还没赴任,但对东郡南边两县的情况还是知之甚详,尤其是他随颜良大军从白马往延津去的路上经过燕县时,沿途所见燕县城中民人只余了两三成,而野外乡里虽说不是十室九空,但至少将近一半的百姓被曹操挟裹南迁。
这凄惨的景象,也是毕齐在军议时对于迁徙百姓北上极为支持的原因。
陈正见毕齐对此策很是上心,便撺掇他一同来游说颜良。
虽然毕齐在陈正面前说得头头是道,但真个面对颜良时候却蔫了半截,好在陈正原本也就只是拉上毕齐壮声势,心中早有定计。
陈行之开门见山道“在下观军议之时,将军对在下诱敌之计颇有认同,然仍心有所虑,故而不能定夺,然否”
颜良对这个颇有智计且尽力表现的年轻人也多有赞赏,他麾下正缺这种愿意开动脑筋寻找方法,并且积极主动的人才。
不过,陈正毕竟是刚刚表示投效,其真实心意未能度测,也对讨逆营中上上下下的关系,自己的原则宗旨不甚了解,故而能不能用,能否大用,还得好好观察考量。
颜良反问道“行之以为,我有何虑”
陈正竖起三根手指道“在下以为,将军之虑有三。”
“一者将军胸怀仁义,不欲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二者将军一诺千金,不欲背反先时之承诺。”
“三者将军谋定而后动,未知夏侯妙才是否会咬饵上钩。”
颜良点了点头道“行之所言甚是,如之奈何”
陈行之隐含得色地道“在下不才,或可解将军之三虑。”
听说有解决办法,颜良也来了兴致,问道“噢且详说之。”
“军议时左司马言两军交战,误伤者必众,在下以为此言不当。”
“如何不当”
“若将军迁平丘之民北上,是欲得户口之利,而夏侯妙才若来阻将军,亦是欲得户口之利,又岂会轻易以刀兵相加且我军以有备待无备,自可妥善安排,不使敌得逞。”
颜良闻听之后点了点头,静待下文。
“左司马又言曹孟德强迁白马、燕县百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乃是无道之举。但若是平丘百姓非受强迫,而是甘愿迁徙,那自然就无可指摘了。”
“这却如何做到”
“昨日将军与城中士绅饮宴所说之话已然流传出去,今天市井间已经有各种传言。其中一项就是白马、燕县房屋空置,田地抛荒。而平丘本地,多有失地之民、少田之家,对此传言虽不知真伪且又跃跃欲试。若将军布告百姓,愿意迁至白马、燕县之民,皆可分得房屋、田地,则必有人愿意北上东郡。”
颜良看了看侃侃而谈的陈正,又看了看在一旁满脸期待的毕齐,笑了笑道“这却能有多少人十有一二了不得了。”
“此为其一也,若再择几个城中大族北迁,拖家带口之下,人数必众。”
颜良眉头微皱道“那岂非还是要我自食其言”
陈正道“非也非也,将军难道忘了让在下整理过往案件卷宗之事了么”
颜良一听陈正提到这一茬,便心领神会道“以此来胁迫彼辈迁徙”
不料陈正却道“正不必以之胁迫,断狱审案本是县丞之职,曩昔有些案件在下虽知还有隐情,然则彼时束手束脚不能随心施展,如今却再无顾虑,自可重新翻检翻检,寻一寻这些世家大族的晦气。平丘有些世家族人所做下的恶事足够牵累全家,想必流放一些按律当判城旦之人,及其妻、子,便无人再有异议了吧”
听到这里,颜良也不由心中暗吸一口凉气,翻检卷宗,收集这些世家大族的罪证,原本只是他预留的后手,若是本地世家大族中有谁不配合供输物资,也好有理由拿他们开刀。
在昨日饮宴之后,那些大族家人应承了足额供输物资力役后,自己本就没打算再动用这预备的手段,毕竟他来平丘可不是来当包黑脸得罪人的。
而如今听陈正的意思,准备在平丘大族中杀一两只鸡来吓一吓其他猴子,而迫使那些屁股都不太干净的大族们不得不认栽,主动配合迁徙。
虽然颜良知道被打杀的鸡肯定也罪有应得,但为了达到目的就随手毁去一两个本地士族,这陈行之的行事手段果然是有够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够狠
颜良细思之下,又发现这个法子或许还真的可行,若是那些大族族人真的干下了足够抄家株连的罪过,陈正这么做或许还算是为民除害,老百姓们是不是还要拍手称庆
既做了正确又正义的事,顺便还能够达到特殊的目的,又何乐而不为<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