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是进是退(2/3)
,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入驻长沙呢?据王睿所说长沙城防已经残破不堪,早已经不能作为据点来守,吴军大兵压境,我军虽然小胜一场,怎么可以这般纵容!?宗理有些吃惊地看着陆黎,心中不由得想了想方才陆黎得意忘形在那里酗酒的情景,不禁苦笑着回答陆黎道:将军...依在下看,进驻长沙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哦?你怎么看。
将军啊,你想啊,长沙并不在我军的战略目标范围内,但是文魏两位将军却将其攻下,恰恰说明这一战吴军先锋可谓是元气大伤,更加佐证了我军一战将吴军打疼了。宗理解释道。
但这个解释并不能让陆黎满意,陆黎很不高兴地问道:子椧,你这话的意思,我军是把吴军打疼了,但这又怎么样?陆逊手中有着近十万军队,想要攻克长沙,也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罢了。
宗理笑了笑,说道:既然将军都明白了吴军不可抗衡,又为何昨日命令王睿死守长沙呢。
这...也是为了拖延时间。陆黎应道。
哈哈,想必将军早已经看出了吧,陆逊没有大规模进兵,并不是因为他败了,相反,这一战吴军大败,按理说陆逊会马上进兵,一雪前耻,但他没有,他还在长沙以南秉承着观望态度。宗理额头微微向上招展着,整个人呈现出一个十分端庄的姿态。
不瞒你说,我虽然看出了陆逊在秉着观望态度,但我还是不能把我的将士们都留在长沙,无论他陆逊有没有进兵的企图,我不能再失去更多的兄弟了。陆黎义正言辞,眉头紧锁着说道,或许在其他将领那里,你会听到对战局最有利的决策,但在我这里,只有最爱护我的弟兄的决定,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他关系着国家的存亡,倘若真到了那一刻,即便是我陆家军全员战死在沙场,也毫不足惜!陆黎道。
将军乃是义士,在下拜服,只是当下,撤回前线军士并不是一件好事啊,这有可能催生陆逊进兵的yù_wàng。宗理分析着,将军请想,陆逊不动兵无非就是防着诸葛瑾,防着孙权,在这个关头,要是孙权支持陆逊的话战局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陆黎明白,宗理这话说的没错,这是一个很容易就能理解的事情,要知道诸葛瑾重兵就在陆家军的北面,他没有出兵,而是陆逊在进兵,要是孙权果真支持陆逊,势必会调动诸葛瑾南下,但此时诸葛瑾没有南下,也就代表孙权的心态变化了,这也就是陆逊没有极速北上的原因。
但陆黎却觉得,陆逊远远不止是因为如此。
子椧啊,我以为,一个全国军事统帅,在自己领兵征战的时候,却不为皇帝所信任,那么这个人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一定不是杀人,而是重新获得信任,不论这个信任是逼迫的还是争取的。陆黎思考良久,缓缓说道。
宗理点点头,应道:将军,你所言有理。
我相信,陆逊也是一样,想要重新获得孙权的支持,他会怎么样?要么摆出破釜沉舟的气势,直接逼迫孙权再度支持他,但很明显,陆逊没有这么做,因为他也不敢拿吴军的根基冒险,他现在所做的,也是拖延,倒是和我军的目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陆黎说道。
听到这里,宗理一下子豁然开朗,开口插道:将军,在下明白了,陆逊是在等待,等待孙权重新审视这个战局。
不错!陆黎兴奋地说道,子椧就是子椧啊。
这一下二人的思想已经彻底走到一块去了,陆黎再度开口道:孙权不支持陆逊,是因为陆逊没能给他看到希望,打零陵失利之后,陆逊的战略大迂回等同于破产,面对着高额的粮草支出和人力资源,孙权也不能确信一定会有回报,故而他不敢继续下去,所以陆逊现在最需要做的,是让孙权重拾信心,重新对这个战局有所期盼。
那他唯一的做法就是引入外部力量。宗理沉思须臾,忽然说道。
....
二人对视一眼,同声出道:司马懿。
正是司马懿。
在这一刻,所有的事情都说得过去了,陆逊就是在等待,等待着司马懿入境,这样一来,整个荆州战场的力量天平就会再次倾斜,即便是孙权已经无心再战,但司马懿的加入也会逼迫吴军参战,到时候孙权只能是进退两难,而这大都督和三军统帅的位置,也非得陆逊不可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地化解同诸葛瑾和孙权之间的矛盾冲击,也可以继续陆逊自己内心深处的伐蜀之战。
实在是妙计。
陆黎不禁叹道:这个陆逊,不仅打法稳健,就连权术都能玩弄至如此地步,还真是个人才。
将军,在下以为,倘若果真如此,那到最后收拾我们的一定不是陆逊,而是诸葛瑾。宗理道。
陆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吟道:这是自然,一旦孙权再度倒向陆逊,那么陆逊必然会奉劝孙权勒令诸葛瑾南下的。
我军现在的处境,不容乐观呀。宗理抚须叹道。
那究竟是进是退呢?陆黎不禁问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照目前的形势,司马懿的南下似乎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而司马懿一旦南下,影响了罗宪的集结,那么自己在这拖延的时间也就等同于打了水漂...
陆黎现在思考的问题是,陆家军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因为可能多撑了一天,就再也撤不走了。
这样一来,最大的赢家可就是他陆逊啊...而诸葛瑾,孙权,不过工具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