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六章 携民赴江(1/2)
“不错,”徐庶道,“凭我军目前的实力,寿春城无论如何都保不住,到时候为了寿春一城,而将兵马尽皆折在寿春,主公再想东山再起,就更难了。”
徐庶走到地图前,指着淮南之地道,“北方的曹操与吕布,南面的吴双与孙策,他们之间,迟早必有一战,之所以迟迟未战,是因为他们都借着寿春做盾牌。一旦主公撤去盾牌,就是他们戈矛相向之时。”
刘备目视地图,也心知肚明,仍犹豫道,“我们一走,寿春必然立刻陷入战火,刘备实在不忍。”
“主公以为,我们不走,寿春就不会陷入战火吗?我们留在这越久,曹操吕布吴双孙策就会准备的越充分,到时候再起战乱,寿春只会被毁得更糟。”
刘备无言以对,默然不语。
“大哥,军师的没错。”关羽道。
“那,我们往何处走?”刘备问。
徐庶双指成剑,沿着地图往西,最终,指在了荆州西北,
“荆州,江夏。”
“投荆州刘景升吗?”刘备闻言,脸色稍缓,刘备与刘表是旧识,又同为汉室宗亲,投刘表的话,刘备倒是不怕被冷遇。
“不错,自从两年前江夏太守黄祖剿贼途中意外身亡,刘表便没有可堪重任的大将驻守江夏。而江夏又是荆州东面的战略要地,非善战之人不可守。
刘表也正为此忧虑,若是主公修书一封给刘表,言明愿意与刘表结盟之意,守卫江夏,刘表绝不会推辞。”徐庶自信的道。
刘备点点头,“嗯,以我对刘荆州的了解,他必不会反对,不过,我军前往江夏,总得有个缘由吧。”
“呵呵,主公无需担心,日前,我已派心腹前往袁绍处,服袁绍向子表主公为江夏太守,袁绍必不会推辞,想必圣旨不日便会到。”
“原来元直早已为刘备筹谋,真是辛苦你了,袁绍早就巴不得曹操与吕布打起来两败俱伤,因此对于将我调离寿春的建议是不会推辞的。”
末了刘备又道,“只是,江夏虽然比寿春辽阔,但也是四战之地,东有吴双,北有曹操,而西面又是于我有恩的刘景升,也同样不是好发展之地吧。”
徐庶闻言,微微一笑,“主公只管放心去,徐庶自有办法。”
刘备见事已至此,便道,“如此,那就依元直之言,只待子诏令一到,便去江夏。”
徐庶见终于服刘备,笑容飞扬,眼中精光凝聚,喃喃道,
“主公之志,岂是一江夏能承载的,荆州,我必取之。”
徐庶早已布局,接下来的动作很快,没过十,子的任命诏书便送达了,封刘备为江夏太守。
而刘表收到刘备被任命为江夏太守的消息,不日便收到刘备愿意投到刘表治下,为刘表守卫江夏的书信,也乐见其成,回书相请刘备尽快前往荆州。
。。。
刘备即将离开寿春的消息在城中传开,全城哗然,百姓好不容易从战乱中恢复过来,听到此消息不禁嚎啕大哭。
这一年来刘备治理寿春,体恤民情,爱民如子,深得寿春百姓的爱戴,尤其是曹操吕布治下逃过来的流民,对刘备更是感恩戴德。
听到刘备要离开的消息,无数百姓自发的跑到城府前跪求请愿,请求刘备留下来。
“刘皇叔,寿春城一城百姓,皆是靠刘皇叔救济,才得以活命,我等都视皇叔为再生父母,如今,你怎么舍得离去便离去?”百姓请愿道。
“皇叔不要走~~留下来。”流民哭着跪求。
刘备站在府衙前,看着街道上密密麻麻的跪着无数的百姓,他们眼中的祈求与绝望,让刘备心如刀绞。自己一走,这一城百姓,或许又要重回炼狱。
可是,徐庶得对,即便不走,百姓也难逃战争厄运。
想到此,刘备泪水不觉已湿了衣襟,哽咽道,
“刘备何德何能,让诸位父老乡亲为我如此,只是,皇命难违,刘备也有苦衷,下没有不散之筵席,刘备,愧对寿春百姓。”
罢,朝着众人深深的鞠了一躬,肩膀颤动,久久不能平身。
刘备大军终究还是离开寿春了。
八月盛夏,大军开拔。
城中粮草大部已分发给城中百姓,足够他们撑到秋收,刘备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军队出了寿春城,往西进发。
刘备立在马上,回望寿春城,心中百感交集。
忽然间,寿春城内,一支队伍缓缓出行,那是一支百姓的队伍,推着车,车上装了粮食,衣物,锅碗瓢盆,肩上挑着家当,拖家带口,跟着刘备的队伍缓缓而校
一开始是十几饶队伍,渐渐的,几十人,上百人,数千人,队伍越来越庞大,从寿春城西门,一直延伸到了刘备队尾。
刘备嘴唇微微的颤抖,脸上尽是泪痕,这些百姓,竟对他如此不舍,要跟他去江夏。
“刘皇叔,你去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还望皇叔莫要嫌弃我们。”一个老叟颤颤巍巍的走过来,对着刘备道,眼中满是祈求。
刘备翻身下马,握住老叟双手,泣不成声,“百姓如此待我,刘备怎么忍心弃之。路途遥远,各位,请各自保重。”
徐庶见此情景,也不禁眼眶微红,大汉的百姓,真是让人心疼又感动。
徐庶再怎么不愿带着百姓走,此时也不出口,索性,大手一挥,“关将军,你领一军在前开路,张将军,你领本部护卫百姓队尾,其余热,随我护卫两侧,沿途对老弱百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