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刃纷纷(下)(1/2)
所有军兵一概接受命令,在接下来的时间严格审查请假,务必全员进行训练,尤其是全军整合式的训练。
规范化和程式化,由高俊亲自主编的军规一共六章二百一十条已经成文,包括《总章》、《资格》、《战阵》、《内务》、《职官》、《保密》,涵盖了军营的绝大部分内容。首先来学习的是五名军典,随后由他们在全军宣讲。
军户的授田也在全军贯彻,每名参加的军兵,家里都能分到十亩田,直到军兵退伍为止。
高俊一直以来的目标,是建立正军-民兵-夫役的sān_jí动员体制,现在是实行的时候了。五个管建立之后,户口清查工作开始进行,所有壮丁都要进行登记,理论上一旦战事紧急,每名壮丁都是夫役,夫役将采取征发制和招募制相结合的方式,承担运输和勤务工作。
与此同时,每户都要出一个民兵,民兵实行三番更替的制度,也就是将所有民户分为三等份,同一时期只有三分之一的民户出民兵,称为“上番”,剩下三分之二家庭的民兵此时不服役,称为“预备”,无男丁者要交“免役钱”。
民兵的数量极为广大,每年冬天进行适度训练,平时则协助进行治安、征税任务,还要协助修建工程,高俊用这些人取代金朝的射粮军。凡是上番民兵,家里杂税全免,田税只交六成。但是高俊只提供上番民兵的军装和粮糗,马匹和武器需要民兵从自己手里“租”。
在民兵当中凭借自愿原则报名筛选的则是正军,也就是高俊现在正率领的五百名军兵。正军服役期五年,不能连续服役,所有装备都由高俊免费提供。他们的家庭是军属户,可以分到十亩户田,学校学费全免,官地优先请射耕种,田税只交四成,正军按月发给军饷,战死后有抚恤。
正军退伍后,军属户多分的十亩户田收回,如果正军战死,那么这些户田会保留到其所有子女长大成人为止。
经过统计后,高俊控制区共有夫役三千七百多人,民兵四百人,正军五百人,除了五百名正军脱产之外,剩下的人还在劳动当中,民兵被高俊集中起来,准备下一步扩大颇黎器、香皂的生产。
让高俊不满意的是,各地的员外太公们手上依然有大量的庄户,这些人本来也可以成为高俊的重要力量,但是解放庄户还要等下去了。
八月十三日,彭义斌部抵达梁山泊一带,时全部抵达郓城县,从东南和西南两个方向靠近高俊。也就在这一天,高俊第一次拜访了寿张县县令张通古。
张县令是河东怀州人,三十九岁时才中了承安五年经义榜第二十二名,之后又是辗转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县令的位置,本来打算在这个位置上熬到致仕,带着童仆、骑着毛驴回老家,把自己创作的文集出版,这辈子也就完事了。没想到上任才一年多,事情一个比一个过分,先是山东各地红袄军作乱,现在凭空又出了一个高俊。
这个高俊也是忒不讲理,居然擅自做主把数千村民的杂税全都免掉,还只按照规定数额交纳田税,这点钱够干什么的?所幸寿张县也有七八万人口,减免掉五千村民的税收倒也忍得过,张县令除了写了一封弹状上交东平府之外,倒也没有亲自做什么过激行动。
没有想到,上级的回复还没到,红袄军先到了,彭义斌、时全两个凶神已经一左一右到了寿张两侧。
这还不算,高俊这个没礼数的东西也突然造访了。
“前有红袄军,后有高俊,当如何?”张县令哭丧着脸问主簿。
“红袄军尚可,高俊可是要免税分地的,不若降红袄。”主簿回答。
当然,投降红袄军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是不会投降的,抵抗又抵抗不住,最后只能把高俊请进来。“高百户来此有何贵干?”
“红袄贼时全、彭义斌两军前来,不知张明府可有对策?”
张通古不安地扭了一下。“天子治下,贼寇当屏息缩首,不敢来犯。”
“放你的五香麻辣屁!”高俊差点骂出来,最后都已经打到眼前了,还能如此自我安慰的人,心理素质也着实不一般。
“明府,如今寿张危在旦夕,倘若县城有失,州郡来劾,明府何以对之?”
“红袄贼往往劫掠乡民,不攻城郭。本官闭城谨守,红袄贼游于野外,日久乏食,必然自退。”
高俊彻底无语了,张县令的对策就是:把城门关紧,任由红袄军在城外劫掠,只要不打县城,老夫就当没看见,一切万事大吉。
“倒是不知高百户要如何应对呀?”张通古想着想着还有点得意,我有县城可以依托,你高俊可是只有几个寨子,与其担心我,倒不如担心担心你自己。
“寿张、阳谷、竹口镇、押剌百户本就同气连枝,可谓唇亡齿寒,应当相结互保,往来救援,如果张明府能提供粮饷,我可以削竹为矛,率领民兵抵御红袄军。”
“不必!”一想到可以趁机搞死高俊,死几千个村民似乎也不是什么大事,张通古一口回绝了高俊的请求。
“明府,寿张县野外居民数万,全赖明府片言即可活命,明府你……”
“御敌之策,本官自有道理,高百户请回吧,不送!”张通古得意洋洋的一甩袖子,下达了逐客令。
高俊离开的时候看到街上冷冷清清的,寿张县的弓手已经全体出动坚壁清野,高俊刚刚离开,身后的城门就关闭了。城外数千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