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八封求援信(4000)(1/3)
在这些高级将领的官职级别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之后,自他们以下的中低层军官,也纷纷向上提拔了几个级别。
如此倒也使得吕布麾下的军中制度较为完善了起来,从上到下显得正规了不少,不会再像原来那般,不论高低大小,都同意叫校尉了。
同时吕布手底下所拥有的兵力也瞬间涨幅了起来,比原先的五万兵马实力还要加强。
如今吕布麾下的大军统计起来,人数已经逼近了十万大关,除去镇守幽州的两万兵马,吕布手底下还有八万大军。
尽管这些人数和曹操动辄三十万降卒相比,根本就不能算什么。
但这也是吕布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积累而来。
况且吕布向来讲究精兵战略,麾下的士兵,不论是个人素质还是群体作战,实力都比寻常士兵要强。
手底下的军队配合起来,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能够爆发出远超过敌人的杀伤力。
建安元年6月,兖州牧曹操出动5万大军,假意攻打青州,却在半路上兜了个大圈,杀了个回马枪。
直接带领着5万人马杀到了河内郡。
短短半个月时间,连续攻破7座城池。
河内郡大小城池的守军,根本没有任何防备,自然也没有任何的应对措施。
被曹操的青州兵给杀的丢盔弃甲,毫无抵抗能力。
河内郡太守王匡顿时被惊的魂飞魄散。
他虽然在天下诸多势力当中也有名号,还占据了比较富庶的河内郡。
但是他手底下的兵力并不多,与曹操吕布这样的真正一方诸侯相比,显得太过单薄。
所以面对曹操的5万大军,王匡都拿不出有效的抵抗手段。
他自然不能够坐看着自己所拥有的唯一地盘,被曹操这样轻易的给夺走。
怎么的也得奋起反抗一下。
但是王匡也算有心无力,钱粮他不缺,但训练有素的士兵他却没多少。
这就算是硬伤了,王匡也比较有自知之明,知道凭借自己手头上现在有的这点实力,再继续和曹操硬抗下去。
等待他的迟早都是个势力破灭,要么被曹操给俘虏或者斩杀,要么只能够带着残兵败将,远走他乡,再没有此刻占据一郡之地这般风光之时了。
所以王匡绞尽脑汁的要保住自己手头上这点地盘。
自身实力不足,那该如何是好呢,没办法,只能够请求外援了。
和河内郡靠得比较近的,无非就是正北方的并州,要么就是东北方的冀州。
其他几个方向,要么和他一样同样属于零散势力,要么就在曹操的辐射影响之下,要么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根本救援不了他。
所以唯二的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吕布求救,一个是向袁绍求救。
王匡觉得都可以,他自认为与这两家势力的首领之间关系还不错,最起码当初关东联军同盟会合之前,他们三家可是共同进退的。
而且不论是吕布还是袁绍,都兵多将广,实力雄厚,足以解决他此时的危机。
所以王匡立马派人快马加鞭,将求援信分别送到了袁绍和吕布的面前。
不过袁绍这个时候可没有时间来帮王匡解决什么难题,他现在还忙的焦头烂额,就为了彻底掌控幽州四郡。
吕布在最后关头给他留下的隐患,让袁绍头痛不已,以阎柔为首领的起义军在渔阳郡境内大肆发展势力。
与当地的地主豪强相互交好,联络北方的诸多部落,以及当地的世家,互相结成了同盟。
在境内抵抗袁绍的军队,使得袁绍统一幽州四郡的脚步被死死的给挡住了,丝毫不得寸进。
而袁绍的战略目标,本来就是要先肃清北方的幽州四郡,最起码平定自己背后的隐患。
要不然他也不安心,往南边乃至西边发展。
毕竟幽州四郡外族部落数不胜数,袁绍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这些外族部落就突然给自己来上一下,在背后捅自己一刀。
真要碰上了这样的情况,袁绍麻烦就大了,假设他是在和敌人相互对峙,而这些外族部落突然调集兵马,攻打袁绍的后方,袁绍必定损失惨重。
所以袁绍宁愿先不去理会中原地区的事情,也要先解决了幽州四郡的反抗势力。
再说了,一个河内郡太守王匡,袁绍也不认为他对自己来说有多么重要。
所谓的关系亲密和联盟友谊,那是最信不得的事情,袁绍打心底里说,就算曹操不去动河内郡,等他稳定了后方的幽州四郡,他也要把主意打到这块地方上。
所以袁绍让人回了一封信,用比较委婉的语气,拒绝了王匡的求援。
在信中把自己的情况说的相当严重,反正是怎么惨怎么说,就好像幽州四郡不平定下来,明天袁绍就要家破人亡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王匡能有什么办法,袁绍不肯出兵相助,他也就只能够心里记恨一下,难不成他还能拿着刀架在袁绍脖子上,让他出兵不成
所以在如此情况下,王匡唯一的希望就是北方的并州军,也就是并州刺史吕布。
但是吕布好像从来就没接到过王匡的求援信一般,对于王匡的信件根本就没有回应,就像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而曹操可不会坐在那里等待王匡把援兵给叫来,他的动作可快的很。
在王匡快马加鞭让人送信到袁绍和吕布那边去的这段时间内,曹操又连续攻下了三座城池。
河内郡的面积不算大,因此城池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