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转变(1/2)
到了此时,屋内众人再看向谭振华的眼神比刚开始那会儿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实话实说,谭振华虽然已经算得上名满天下,但绝大多数人对他的事迹也只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知道他有钱,是硅谷最年轻的科技富豪,公认的华夏首富,短短几年时间就挣下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金山银海……但这金山有多高、银海有多深,又是怎么挣来的,他到底投资了哪些项目,那就完全是众说纷纭,各种不靠谱的演绎版本满天飞,也是火车站、租书店之类地摊文学汇聚之所最喜欢拿来炒作引流的噱头。
比如,市井间流传最广的一则传言就言之凿凿地说他之所以能发家得那么快,是因为到了米国留学之后,被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的独生女儿看中,然而老头儿开始并不同意,于是对他进行了西天取经式的考验,希望能将他自行劝退,但哪知,谭振华单枪匹马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居然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通过了这些考验!在独生女儿的坚持下,老头儿最终无奈地承认了现实,谭振华抱得美人归,老头儿则给了一座印钞厂当陪嫁……
讲真,当自家老妈不知从哪儿看到了这篇号称“纪实文学”的作品,并火急火燎地打电话来追问真伪的时候,谭振华整个人都是懵逼的……
虽然他本人根本懒得理会这些地摊传说,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地摊传说的流传,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很多不熟悉他的路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们虽然对这些传说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但在潜意识中却都认可这么一条看起来非常合理的推论:没有特殊的际遇,谭振华不可能做到今天这样的成功,而这种特殊的际遇么,最合理,也最吸引眼球的解释当然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儿了。
是以,在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中,谭振华今天的成就,完全是出于侥幸,但侥幸这个词,在绝大多数科研人员,特别是华夏的老派科研人员的认知里,基本上是个负面属性的词汇。
所以,当谭振华走进了这间会议室的时候,第一次迎接他的,是绝对算不上热烈的掌声,与其说是欢迎他,还不是说是给李部长一个面子,另外再顺便满足一下他们的猎奇心理,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幸运小子到底与常人有啥不同之处。
但现在就不同了。
虽然众人还是对他巨额财产的来历抱有疑问,但刚才透露出的这些信息还是让他们感到了震惊,或者说震撼!
一块炮钢,从矿石冶炼开始,直到变成合格的身管毛坯,期间经历过最核心、最主要,也是技术含量最高的几个重要环节,谭振华旗下的企业竟然都有参与——不,说参与实在不足以形容,应该说,如果谭振华愿意,只要稍微花点功夫下去,他自己就能全盘搞定!
这,还能用侥幸来解释吗?
但如果不是侥幸,那么,他这样一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在几年前就着手布局这样一个囊括了科研——采矿——冶金——锻造等基础行业的,复杂且投资巨大、收效缓慢的产业链条?
此时不是深入了解这些事情的时候,祝宇森只能暂时按下了纷乱的心思,轻轻咳嗽了一声,让会议室里恢复了安静,然后开始继续自己的讲述。
“锻造完成的身管毛坯,接下来的步骤当然是机加工,”他缓缓道:“也就是要在这根实心的毛坯料上掏出炮管。熟悉机加工工艺的人都知道,这是真正的难题。”
随着他的话语,谭振华发现在座有不少人都在点头,也是,这里坐着的都是玩坦克的,不管是分管什么分系统,但终归对机械加工都是有所了解的,有很多甚至就是本专业。
好吧估计在座也就自己是个外行——其实也不能算完全的外行,单纯就机加工来说,前世的谭振华就对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为只要是雷达,就离不开散热,而雷达的散热需要一个相当复杂的精密机械系统,自然也离不开机加工工艺。
所以他知道炮管加工的难度在哪里——5米多6米长的一根钢柱,要在这上面打出一个孔,这种典型的深孔加工,简直就是生产者的噩梦!
而且这个深孔的精度要求还特别高,那就是噩梦中的噩梦!
所谓“深孔”,就是加工的长度与直径比大于5的孔,(深孔加工为什么难,芊之羽在此就不解释了,免得大伙儿说咱水文,有兴趣的同学自行去问度娘。)长径比大于5就叫“深孔”了,被列入了“机加工最令人头痛的难题之一”,可坦克火炮的身管一般都在50倍径以上,“风暴2号”上的那门炮更是到了恐怖的58倍径!
这就是地狱级难度了!
而且你不光打个孔就算完,打完了孔,你还得拉膛线,拉完了膛线你还得抛光,是里外都得抛光哦,亲,里面的要求更高哦,亲,都是深孔作业哦,亲……
所以,看起来结构挺简单的火炮,真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全世界真正能自行生产火炮的国家绝不超过两只手!
不信?你看隔壁家阿三哥,那也是gdp排名全球第8的强大存在,号称能国产“k9式”自行火炮、“阿琼”主战坦克等“先进武器”,然鹅,很遗憾,这些货的火炮身管,全部都是进口的!
嗯,还有一个更搞笑的栗子:
80年代中期,阿三哥看中了瑞典博福斯fh-77b型155毫米牵引式火炮,这门炮在当时来说性能非常领先,在发射普通底凹榴弹的最大射程为24公里,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