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到机场(2/2)
暂时搁置。1954年,民航局选定原顺义县竺村以北、二十里堡以东地区为机场场址。
1955年6月10日,机场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1957年12月,机场竣工并通过国家验收。
1958年3月2日,机场正式投入使用,是建国后首个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我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沪上龙华机场,1926年;昆明巫家坝机场,1937年;重庆白市驿机场,1939年)。
机场建成时仅有一座型候机楼,称为机场南楼,主要用于vip乘客和包租的飞机。
1965年,机场进行邻一次扩建,将原2500米的跑道延长至3200米、增建了6个停机位。同年,上级政府也决定开放京都作为国际通航点。
到1965年底,机场已开通国内航线46条,有通航城市76个。
1965年3月1日,京都—成都—拉萨航线开通,通航的省会城市到达27个。
1972年4月29日,民用航空总局向上报《关于修建京都机场国际候机楼的请示》。
1973年5月13日,国家批复同意《关于修建京都机场国际候机楼的请示》,并确定投资6600万元人民币。
1974年8月,机场的第二次大规模扩建正式动工,并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1980年1月1日,机场内面积为6万平方米的t1航站楼及停机坪、楼前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1982年1月,机场东跑道向南头延长600米的扩建工程和一号航管楼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同时,扩建工程还修建了6万平米的新航站楼。
楼内设置有我国民航首次采用的自动门、自动人行步道、自动扶梯以及行李系统、飞行动态显示牌、闭路电视等。
从1988年开始,t1航站区经历了前后七次改扩建,在这七次改扩建中,t1航站区改建了行李分拣大厅,扩建了主楼及引桥等,并将航站楼面积增至8万平方米,旅客吞吐量保障能力提高到800万人次。
12航站楼,并列入国家重点工程。
1999年10月,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正式成立。
12航站楼正式投入使用。t2航站楼投入使用的同时,t1航站楼开始停用装修。
2004年3月,机场第三次大规模扩建工程顺利开工。
2007年12月,机场扩建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08年春,配合机场扩建工程(t3航站楼)完工,t1航站楼封闭改造,南方航空转往t2航站楼运营。在t1航站楼改造完工后,海南航空集团(国内航线)旗下的海南航空、大新华航空、津航空、金鹿航空(现为北京首都航空)取代南方航空成为t1航站楼的独家运营公司。
回答完毕!”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