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颍川书院(一)(1/2)
从这一日起,吕布等人就以诊治观察江氏的病情在黄县留了下来。
而江氏也对吕布等一行人的真实目的了然于心,但是却也默契的心照不宣。
吕布和张合二人日间在县城之中研习武艺,顺带着教导一下乡间的少年们练些简单的基本功。
而田丰则负责在下午及晚上教导太史慈,不仅教太史慈兵书战法,同时还教他一些经史子集等学问。
太史慈的母亲江氏看到吕布等人如此尽心尽力也是暗自感动不已,当初她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也正是如同田丰所说的有所顾虑。
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相处,江氏能够感觉得出,这几人尤其是吕布是发自内心的喜爱。
而太史慈本人也在这充实的生活当中获取了无尽的快乐。
或许是少年丧父的经历让这个少年过早的成熟起来,他如饥似渴的汲取着各类的营养,就是想要尽快成长起来,好能够做母亲身后的保护伞。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月的时光。
年关越来越近,吕布也准备离开黄县,出来历练已有半年光景了。
而他的印证武学的目的却未达到,除了那次在冀州碰见鞠义,其他时候没有经历过生死恶战。
就连在中山附近的剿匪战也基本是一边倒的战斗,于提升自己的武学造诣没有多大益处。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调养,江氏的荨麻疹也基本得到了控制,就是无法完全根治。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交往,江氏也放心将太史慈托付给吕布等人,同意了移居并州的提议。
于是吕布决定派吕中,张合,田丰三人护送太史慈母子先去并州,自己只身继续游历各地。
又是一番依依不舍的离别和嘱托,吕布独自离开了黄县,按照之前打听到的童渊的住所出发。
经过几天的赶路,来到童渊住所时发现已是人去楼空,打听后得知,童渊几个月之前回到家中,待不得几日便举家离去,至于去向则无人知晓。
但是吕布却知道,童渊应该是回到常山去了。
他异常喜爱赵云这个关门弟子,这次回家所做安排也是为了将来能够全心全意教导赵云,能够得到一代枪神如此倾心相授,难怪赵云未来会成为不败战神。
对此吕布也是感到万分的高兴,他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不过为了防止赵云被大耳贼刘备撬走,吕布还要提前做些准备,但是吕布有着熟知历史走向这一逆天的手段,倒也没有太过担心。
得知童渊不在家乡之后,吕布也没有打算原路返回并州,他还想要继续游历一番,最好是能多多的结识一些未来的三国英豪。
吕布离开了东莱郡之后,转头向南,一路行来,随处可见百姓们流离失所,民生凋敝。
即便是这样,达官贵人们依然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吸食着民脂民膏。
即便是有一些忠良想要改变现状,却因为人微言轻而无力回天。
看到这些,吕布由最开始的愤怒到逐渐的麻木,他除了乔装成游侠做些劫富济贫的事情之外也不能改变什么。
他开始深恶地憎恨起这个腐朽的朝廷,这个混乱的时代。
内心一次又一次地涌现出渴望权利渴望力量来改变这一切的愿望。
转眼半年过去了,吕布的足迹踏过了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等地。
于公元179年5月左右来到了位于豫州西北方向的颖川郡,之所以来到这里,主要是因为这里有着颍川书院存在。
熟知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颍川书院对三国历史的影响,三国历史上青史留名的谋士当中,十之六七全部出自于颍川书院。
对这个智者的摇篮,人才的圣地,吕布也是神往已久。
颍川书院位于颖川郡治所阳翟,书院就建立在郊区处山清水秀的僻静之所,这里与水镜山庄并称东汉时期两大人才宝库,无数世家大族的青年才俊都聚集在此学习。
吕布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这里。走到书院前,才发现,这座书院就如同一座普通的大型庄园,掩映在山水之间,不时有朗朗的读书之声从书院中传出。
书院的正门上一副巨大的匾额上书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颍川书院。
吕布今日身着一袭长衫,身上所有兵刃全部藏于马上,在离书院半里之外就下马步行前来。
走到书院门口时,客气的上前对门前的书童见礼到:“小先生请了,在下九原吕布,途径贵书院,欲进入一观,倾听圣人教化,烦请小先生通报院长一声。”
门口处除了门童之外,还有几名在此玩耍的少年。
因为平日里不少达官贵人前来拜访,因此这些少年看见陌生人也不似寻常孩童一般惧怕。
只是他们头一次见到吕布这般丰神俊逸的男子。
此时的吕布已经19岁,原本身高就异于常人,达到九尺之高,再加上常年习练武艺,身上自有一股逼人的英气。
其中一名瘦弱的少年出声道:“吕壮士,你长得好生威武,可在军中任职?”
这群少年不知道是哪些官宦之后,吕布也不敢怠慢,耐心回答道:“这位小哥,布至今在并州刺史府上任主簿一职,暂时还无军职在身。”
少年奇道:“丁并州可是一位勇悍爱才之人,壮士如此英武,何以弃之不用,反而用作文官,岂不是大大屈才?难道这丁并州也是那无眼之徒尔?”
吕布笑了笑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