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碧霞祠 (上)(1/1)
几人在山顶观看多时,不禁心旷神怡,大为感叹。感概这泰山之势壮观无比,独树一帜,又感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才有如今绝美的景色。如此一幅幅如画的美景,确是天下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灵雀儿不禁欢喜,随口念道:“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果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嗯,好一副美景,果是不枉此行。”
乔征宇听了,呵呵一笑:“好诗句,这好像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登泰山》。嗯,此时此景也只有这首诗才能表达出我们现在的心情。不过,这诗虽写得不错,但雀儿姑娘却是念错了一句。”
灵雀儿“哦”了一声,道:“乔大哥说我念错了,我怎么不知道?不瞒乔大哥,这首诗我从小就记得,虽是过了这么多年,但仍是记得清楚,这一点我可以肯定。”
“不错。”任盈盈在旁忽道,望着乔征宇,道:“这首诗我也曾经读过,刚才乌姑娘所念却是一字不差,又怎么可能念错了呢?我却是不信,倒想请教乔少侠,这诗哪里念错了?”
乔征宇听了,呵呵一笑,道:“嗯,诗是好诗,念的也没错,可是有一点你们却忘了,现在正是晌午时刻,又非五更,哪来的‘五更沧海日三竿’?
“原诗中的这句应该改一下,我看不如将这句改成‘天明沧海日三竿头’岂非更好?在下对诗歌也不熟悉,这只是我的一点小建议,不知道大家认为怎么样。”
灵雀儿听了,噗嗤一笑,道:“嗯,乔大哥改得虽好,但却不符合七绝的格式。乔大哥或许不知,这七绝讲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任何诗句都必须遵从这点,这‘天明’两字乃是仄平声调,并不符合七绝格式,因此算不上最佳词语。乔大哥不妨再想想,说不定有更好的词语呢。”
乔征宇听了,略觉尴尬,低头沉思,一声不吭。
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摇头道:“哎呀,想不到这作诗也是这般的繁琐,竟有这么多的格式规定。早知道这样,我又何必多嘴,给自己找麻烦呢。
“唉,这便如练剑一样,追求精妙剑招,中规中矩固然是好事,但一味套用不改而墨守成规,未免有些缚手缚脚,只怕剑法没有练好,反倒约束了自己。
“与其这样,倒不如来得自然,索性放开去练,或许大有可为。如同独孤九剑,无招无式,任意而行,意到剑到,无拘无束,何不快哉。呵呵,令狐兄,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令狐冲朝他一笑,道:“乔兄所言极是,我也有同感。以前师父教我们练剑,一招一式,中规中矩,练上十年八载,虽然动作规范,但剑术并非就有所提高,还得看个人的领悟和天赋。
“为此,我勤练剑法却是毫无进展,反倒越练越差,即便遇到田伯光这样的对手,我也无法胜他。但自从遇到风师叔后,他教了我独孤九剑剑法,使我逐渐明白很多道理。
“原来剑法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练习方式,并非一定要墨守成规,将原先的招式死搬硬套。我想做人也是如此吧,如果我脑袋不开窍,迂腐不堪,只怕也不能学得那般高超的剑法了。”
他几人各抒已见,谈论自己的看法,却说的颇是有理,不时引得众人连连点头。眼见时辰不早,众人这才依依不舍离开,朝那山下而去。
那山中道路颇是宽敞,由山石搭建而成,想来是历代的帝王为了上山方便而建立的山路。几人走在山中说笑不停,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山庙前。
那山庙虽是不大,但外观极是豪华,碧瓦红砖,石柱大殿,一排青石台阶笔直而上,甚是壮观无比。几人还未靠近,便早被其华丽的外表所吸引,惊诧之下,上了台阶朝大门走去。
来至大门外,便见两尊石狮分置两旁,栩栩如生,神态不一。左边那只雄师张嘴远望,上肢前扬,气势极是不凡。右边却是一只雌狮,手中抚摸着一只幼狮,表情端详,仍不失霸气。
再观大门上方,正中处却是挂了一块牌匾,金丝镶边,楠木材质,其上写了三个大字:“碧霞祠”苍劲挺拔,笔锋透力,一看就是名家所题。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