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王冠》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大明王冠 () >>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94356/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1/2)

朱高炽抬首,“父皇,满朝臣工都在反对此事啊!”

这很直白。

而且僭越。

你这是在说满堂臣子怀疑朱棣的圣意,往大了说,你这是在讽刺当今天子是庸君——被满朝臣子反对的政令,岂是明政。

朱棣果然大怒,倒不是怒朱高炽话里的意思,他早就意料到了这种局面。

他是怒朱高炽的用意!

满朝臣工?

老子总算知道你这个太子跳得最欢的原因了,感情是要借机拉拢朝臣,好为你登基做准备是吧,你是想当唐太宗么!

等等——

朱棣猛然想到一个可能,难道这是黄昏和太子的谋略。

在让高贤宁出任交趾布政使这件事上,自己其实还是有很多顾略,而黄昏来努力说服之后,满朝臣工一反对,太子再起表率作用,万一自己真的改了这个成命,太子便可得人望!

这就是太子和黄昏的目的。

至于高贤宁能否当上交趾布政使,恐怕黄昏并不是很在意,至少当下不是很在意,因为就算没有高贤宁,臣支持太子,太子如果和黄昏是一路货色,那谁去交趾都一样,反正黄昏都是获益者。

深呼吸一口气,将怒意压下。

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朱棣的素养层次自然更高。

淡然道:“他们反对,朕能理解,毕竟高贤宁之前是白身一个,还写过《周公辅成王论》,让朕很是难堪,但正是如此,才要起用高贤宁,告诉天下,朕的靖难登基是正确的,不见最初反对朕的高贤宁都归心了!”

朱高炽沉默了许久,才抬头直视朱棣,“父皇,儿臣知道您的苦心,可高贤宁何处不可用,为何要用在交趾,父皇您真的没想过这里面的隐患吗?”

朱棣愣住。

隐患?

老子怎么可能没想过,隐患就是在高贤宁的经营下,你这个逆子和黄昏勾结在一起学那唐太宗抢你老子的皇位。

成功了你们固然好,失败了交趾就是你们的退路。

老子怎么没想过!

老子不仅想到了,还要放手让你们做,让你们自取灭亡!

你老子我可是朱棣!

朱高炽一见朱棣的神态,就知道父皇想的隐患和自己想的隐患不一样,当然,其实都是同一个事:所以朱高炽才不得不出来反对。

而且必须反对。

哪怕是为此被父皇关禁闭在东宫,朱高炽也要反对。

无他。

若是不反对,他这个太子大概率是坐不了多久的,所以在父皇宣布用高贤宁为交趾布政使的时候,杨士奇和杨溥两个人都大喊黄昏误了殿下!

真的误了?

肯定误了。

朱高炽虽然臃肿,卖相不好,不代表他智商不够,稍稍和三杨在一起商议一番,也能想明白这里面的曲曲折折。

尽管朱高炽不知道朱高煦迎驾时哭诉了什么。

也不知道胡一元说了什么——史官记录的东西,别说他一个太子了,就是朱棣都不能去翻看,要不然史记工作的公正性得不到保证。

当然,这其实有点尴尬。

在唐以前,国家君王都恪守这个规矩,但是有个千古一帝破坏了这个规矩。

唐太宗李世民。

所以玄武门之变的真正内情如何,李渊又是如何退位的,只有鬼才知道真相了,后人看见的是李世民想让后人看见的内容,绝对和事实真相有出入。

唐太宗都这么干了,他以后的君王也幡然醒悟。

对啊,老子是天子啊。

看个史记怎么了,改个史记又怎么了?

坐下坐下,这都是正常操作嘛。

朱高炽看不见听不到,不代表想不到,所以他今日来了,此刻急忙道:“儿臣知道黄昏,有功于大明社稷,儿臣也相信黄昏在父皇的掌控下,必将让父皇的大明有一个全新的飞跃,儿臣甚至也感激黄昏,没有他和父皇,儿臣今日没资格跪在这里,但是——”

好话先说在前面。

果然,朱棣闻言,脸色稍霁。

朱高炽继续道:“但是父皇,您没觉得,您对黄昏的信任,已经超越了寻常天子对臣子的信任了吗,哪怕是唐太宗,也不会如此信任魏征之流啊。”

朱棣忍不住笑了,冷笑,“太子,这不正是您希望看见的局面?”

朱高炽顿时又是大汗淋漓,“儿臣不敢,黄昏是父皇的臣子,儿臣从不奢望他会为儿臣做事,儿臣希望的黄昏为父皇谋天下,为百姓谋福祉。”

这话确实有水平。

朱棣暗暗叹气,有一说一,如果不是因为老大这身体,他确实是最好的守成君王人选,叹气之余,朱棣又有些愧疚。

暗想着哪有整日去想亲儿子早死的父亲啊!

朱棣确实在担心这个问题。

在立储人选上的纠结犹豫,不仅仅是守成和开疆拓土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对儿子的喜好程度,朱棣还考虑一个事:大儿子身体不好,他若是储君,万一自己哪天死在沙场,大儿子登基没多久又挂了,那么就该是皇孙登基。

可朱瞻基还小。

到时候大明朝堂是个什么局面?

届时成为皇太后的太子妃张氏垂帘听政?或者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两兄弟揭竿而起反了,然后大明陷入内乱元气大伤,实力衰减之下还压得住漠北?

大明会不会重蹈北宋覆辙?

朱棣确实担心此事。

但盐官镇一事,尤其是黄昏早些的一个手笔,让朱棣这份担心小了许多——那就是内

状态提示: 第五百五十二章 为天下亿万百姓保一个平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