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章海边灾民(1/2)
昆山县娄江入海口,此处的江面内狭外宽,奔腾的河水川流不息流入茫茫大海。
江边丛丛芦苇顶上遍布蓬松的绒毛,秋风吹拂下芦苇摇曳,点点白絮四处飘扬,落入浩浩荡荡的河水之中。
南岸边站着一群河道厢军,簇拥着坐在轮椅上的吴梦四处观望。
河道厢军指挥使叉手问道:“吴先生,请问那船闸建在何处为好?”
吴梦并非水利专家,对船闸的修筑并不熟悉,他摇摇头说道:“在下并非内行,此事还须请修筑船闸之工匠来定,娄江眼下有几处入海口,不妨堵住其中一条,待河水排尽,再挖掘地基修筑船闸。”
指挥使道:“孙知州已派人去请修筑过江阴、真州船闸的工匠,那末将还是待工匠到来之后再动手。”
吴梦点点头道:“工匠到来后可先挖掘地基,待我等在台湾岛上烧制好水泥,用海船运来此处,有了水泥船闸修筑必然其速甚快。”
指挥使抱拳道:“那末将就静候先生的佳音了。”
回到娄江码头,吴梦又收到了陈尧佐的书信,看后甚是欣慰,滑州百姓们成功避过了水灾,少了许多人间惨剧。
书信里陈尧佐询问吴梦对黄河治理有何方略,他拿出舆图左看右看,想找个蓄水的湖泊出来。
如今没有太好的法子治理,还不如学苏州的,搞个大湖泊,装上水闸,河涨湖蓄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法子。
黄河此时改道到了徐州,他看来看去总觉得徐州这里少了点东西,默念了许久,方才想起如今还没有微山湖。
吴梦咧开嘴笑了,这不是个好法子么,古代人少地广,多挖几个湖泊根本不是事。
而且只要舍得下功夫,完全可以在微山湖此处找几条大点的河道为出海口,让黄河水泄入大海,黄河大堤自然要固修,但更要紧的是让河水有个出口。
吴梦细细写出了自己的思路,本来他想着把水泥的烧制之法附上,后来想想还是作罢。
如今运输的手段太差,想将黄河大堤修好,不知要多少水泥,这几年不会有大水灾了,还是到了台湾先把蒸汽机搞出来,回过头来再解决黄河的水患。
他修书一封,吩咐河道厢军将书信回复给孙冕,至于能否做到就看陈尧佐的手段了。
随即又唤李五推着自己来到了河畔,他看着远处宽阔的入海口,心里还是一阵阵的担心。
当初真不应该让林贵平把全体学童和丁睿带去,万一发生海难,自己这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
算算日子,他们已经走了十余日了,现在海上的风并不大,可这几日未见有船只返航,他的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吉人自有天相,睿哥儿他们不会有事的,外面风大,先生还是进去吧。”耳畔传来景灵柔柔的声音。
“呆在屋子里也是气闷,且在河边走走吧。”吴梦道。
李五很是知趣的远远的跟随,景灵推着吴梦在河畔漫无目的随意走着。
河畔处还有不少灾民在河中打水,此处皆为移民台湾的百姓,官府派了公吏护送到此,就由苏州和台湾厢军接管。
这帮灾民是水灾损失最大的,房子全部冲垮,家产全失,身无长物,以前大宋对这样的灾民便是统一编入厢军,干些修桥补路的活,挣碗饭吃。
灾民们熟知官府的套路,除了一部分人对前去台湾心怀不满,九成的百姓并不慌乱,吃着闲饭,住着草棚,过着暂时悠闲的日子。
吴梦眼见这些灾民安稳的闲住,对大宋收编灾民的方式还是比较赞许的。
只是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若是有了蒸汽机这种动力设备改善交通,大宋这种举国体制的发展方式在古代社会里必定是最稳妥的。
忽然间河边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骚动起来,向着大海的方向跑去。
景灵拍着吴梦的胳膊道:“先生快看,有帆从海边飘来,是不是去台湾的海船返航了。”
吴梦抬眼看去,只见海天一色之处隐隐有几片黄帆越来越近,他按耐住砰砰心跳,平静的说道:“应该是他们,此处并非商贾所用之海港,除了返航之海船,无人会来此靠岸。”
船越来越近,几艘海船伸出数十只长桨奋力划动,向着码头行来,船上的大旗猎猎招展,上面的“宋”字清晰可见。
景灵喜道:“先生,真是他们回来了。”
吴梦喊道:“李五,速速推某上码头去。”
李五领命,推着吴梦向着码头而去,景灵紧随其后而行。
来到码头,等了一炷香的时辰,海船逐渐靠拢过来,周良史立在船头向吴梦拱手行礼。
他怕吴梦听不见,大声喊道:“先生,指挥使他们都已经登岸,正在修筑木屋,特意派在下回来接先生和夫人前往。”
吴梦激动的连连挥手,心里一块石头终于了地,只要众人平平安安就好。
船还未停稳,周良史跳下船舷,走到吴梦跟前见礼,吴梦抱拳回礼,赶紧问道:“海上一切顺利否?”
周良史道:“禀先生,顺利的很,丁小哥虽是第一次出远海,观星定位可是毫不含糊,只有林指挥在船上晕的一塌糊涂,没有哪日是清醒的。”
景灵听到林贵平的狼狈相,不由掩嘴轻笑,吴梦却幸灾乐祸道:“和尚没搞点什么鸡腿之类放在林大官人跟前,某担保他吐得更欢。”
景灵笑着推了吴梦一把,周良史哈哈笑道:“大师倒是无事,也没搞什么鸡腿之类,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