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宋的变迁》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大宋的变迁 () >> 181章中秋夜宴少年扬威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195390/

181章中秋夜宴少年扬威(2/2)

两个少年蹦蹦跳跳的跑到了程翥跟前,丁睿说道:“副使,你出题吧,我与太子来解答。”

程翥诧异的看着这两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这要是赢了岂不是胜之不武,便道:“太子,这位小哥,在下的算术题可是一本古算经所载,甚是难算,还是换个精通此术的大臣过来吧。”

赵恒在上面笑吟吟的道:“无妨,你出题吧,这两孩子定能助你解答。”

他知道丁睿的本事,却不知自己的太子也是同道中人。

程翥看到赵恒发了话,想着这可是你皇帝的金口玉言,待会解答不了可不要怪某家,于是对着丁睿念道: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尽不差争。

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少年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丁睿呵呵一笑,从衣襟里摸出一支鹅毛笔,粘上墨汁列下一道二元一次方程组:

x+y=364

3x=4y

此时殿内的孙冕抚着胡须笑呵呵的,王曾凑过来敬了一杯酒,两人喝尽杯中酒,王曾笑道:“契丹使者刚才丢尽了脸,现在又来出丑,孙副使在苏州日久,这吴先生据说数算之术天下无双,到底是也不是?”

孙冕道:“这还有假,苏州的账房先生可以说都是他的徒子徒孙,那些画符似的算式老夫也看不懂,不过那些什么滑轮吊杆、球磨机之类都是吴先生用计算的法子得出,可见这数算之法的精深。”

一些善于数算之法的大臣也纷纷走上来悄悄看着丁睿解题,凝神半晌都是打了退堂鼓。

丁睿很快便解开了方程组:

x=208

y=156

3x=4y=624

他抬头对程翥道:“回副使,寺庙里有624名僧人。

程翥不可思议眼望稿纸上鬼画符般的算式,想不到丁睿如此之快便解出了此题。

他想着这少年如此厉害,定是有明师,而太子是儒学传人,未必会数算,便对着赵祯抱拳道:“太子也来解题么?”

赵祯笑吟吟的说道:“副使尽管出题便是。”

程翥道:“那便得罪了,我契丹人大都养牛喂马为生,有一老汉养有十七条牛,老汉身体日渐衰老,便想将牛分给几个儿子,其中大儿子分一半,二儿子分三之一,小儿子分九之一,每人不可少分,且牛不可杀,请问太子该如何分。”

殿上众臣听到题目后,纷纷闭目苦苦思索,大儿子分一半不杀牛该如何分配?

赵恒的心不由一紧,只怕太子出丑,连忙向着吴梦望去,期盼这位高人能够帮太子一把,却见吴梦笑眯眯的看着太子,神色毫无紧张,他心下顿时大定。

赵祯皱眉思索一阵,提笔在纸上写下算式:

1/2+1/3+1/9=17/18

17÷(17/18)=18

18*(1/2)=9

18*(1/3)=6

18*(1/9)=2

赵祯解出题目后,又仔细看了看结果,脸上露出笑容,对程翥道:“副使,此题看上去近乎无解,但用数算之术可解,还有一个更快的法子,先借一头牛来,按十八头牛来分配,最后还会剩下一头牛,再还回去便是,副使你看我这法子对否?”

程翥面如死灰,这两道题可是费了他老鼻子劲才解开,想不到两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三下五除二就算出正确答案,他点了点头,抱拳对赵恒道:“南朝真是有高人,外臣服输了。”

眼看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赢了契丹使臣,大臣们一阵欢呼,纷纷饮酒相祝,弹冠相庆。

更有那拍马溜须之辈,赶紧上前向赵恒恭喜,说些太子天赋极高,大宋将来必有明主之类,赵恒顿时眉开眼笑。

元儿不高兴了,艳羡的瞅了瞅两个少年郎,揪住赵恒的胳膊摇晃着说道:“爹爹,元儿也要学,好不好。”

赵恒大笑,轻轻抚摸着元儿红通通的小脸蛋道:“好好好,爹爹答应你,让你哥哥教教你。”他今夜极是高兴。

契丹三人组颓废的坐在席位上,这次可真是输的一败涂地了。

耶律奇有些隐隐约约不好的感觉,大宋在日益强大,可契丹的国力经过数年与高丽和党项夏州的战争,明显下降许多,下次若是再来一次中原大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状态提示: 181章中秋夜宴少年扬威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