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火起(1/2)
这龙都的学子和书生们群情激愤一事,这还要从康天恩与呼延湛的计划说起,两人都想在张孝武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发动书生们在道义上支持张孝武护国。由于两人在南方学子中颇有影响力,于是两人便立即在各个学馆中呼吁大家支持张孝武,支持这位唯一出身平民的“宰相”,否则平民学子必将无出头之日。
于是众南方学子集结起来,打着护佑圣汉帝国,护佑大德帝的名义,效仿当年江湖人组建义军支援塞北的模式,组建了一直“赤子丹心书生”义军。圣汉尚武,便是书生也不是明清时代的手无缚鸡之力的穷酸,他们几乎人人携带佩剑,此时便拔剑高呼:“天佑圣汉!剿灭叛军!学子士卒!血染龙都!”
书生义军在正午的时候不过才十几个人,到了下午便发展到了上百个,也许是一部分人等待科举结果闲着没事,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无法参加科举第三场原本准备回家,见到此情此景之后动了心思决定报国,当然,还有一些年轻的书生热血沸腾参加义军,到了傍晚的时候,义军发展到了千人。
而天黑之后,书生义军的数量更是发展到了万人,不仅仅包括五千附近赶考的秀才们,还包括在龙都内求学的童生和十五六岁的幼童。在各种活动中,只要人数一多,很多人做事便会盲从,根本没有了最初的想法。人群是非常容易被煽动情绪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并没有经历过战争,战争的刺激还是让他们热血沸腾地加入其中。
中原的冬季夜晚气温虽然低,但是依旧没有抑制住书生们和少年们沸腾的热血,他们高呼着口号来到皇城门口,声援中枢令,声讨笃山伯,一些一些愤怒的百姓冲向笃山伯府打算放火焚烧,好在被银衣卫阻止。
康天恩和呼延湛于是决定给义军起名为“佑国营”,并以白衣着身,龙都城的百姓们
此时似乎也被这股护国的热情调动了情绪,他们纷纷效仿书生义军,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各种营,写下什么“吉祥坊”、“喜乐坊”、“北地坊”、“大福坊”等字样,表示他们愿意与龙都城共存亡,保护圣汉帝国,保护皇权至上。
这一场由康天恩和呼延湛发起的佑国运动,俨然成了龙都城的一场大狂欢,人人都成了保佑帝国的勇士。他们没有上过战场,也不知道战斗的残酷,仅凭着气愤和热情便加入其中,甚至人口达到了惊人的三十几万,浩浩荡荡仿若超级战士似的。
张孝武顿时苦笑不已,他当然不想作战,可更不想将笃山伯当做国贼,如此一来笃山伯岂非骑虎难下,彻底成为了他的死敌?所以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没有向龙都百姓和天下百姓发出檄文的原因,他担心难以收场,所以他才说服叶家人充当说客。这百姓们虽然支持与他,但白虎军绝不能没有退路,更不能真的被逼反。
他不能让笃山伯做袁崇焕,没了笃山伯,谁能护佑江山?
整个晚上,张孝武都在忙于灭火,他将呼延湛和康天恩叫来,狠狠地训斥了一番,呼延湛说如果训斥他们有用,他可以以死谢罪。张孝武只能苦笑,说你们有何妙计,呼延湛说可以找替罪羊,但现在民愤难当,即便推出替罪羊也无济于事。如今冬季寒冷,倒不如带大家行军到平安县,让大家屯兵对峙,等这些热血沸腾的百姓饿着了冻着了,大家自然冷静下来,日后再找一个替罪羊,给双方开拓。
张孝武心说大善,立即让人准备大军出征。
次日一早,张孝武刚刚睡醒没多久,忽然手下传报兵部左侍郎廊沧宇求见,张孝武连忙请老将上前,并给他斟茶求教。廊沧宇饮了茶之后,才叹道:“你与笃山伯,是否如同水火?如是你们真的发生战争,国之将乱,你不觉得自己太咄咄逼人了吗?叶向东是帝国的长枪,你是帝国的铁矛,你们若是开战,帝国就完了!”
张孝武一直非常敬重老将军,忙解释道:“老将军有礼了,此事实乃误会。晚辈原本准备与笃山伯商议,岂料到百姓忽然发声,导致晚辈措手不及。好在晚辈早就想好了对策,只是需要一个使者传达意思,配合我们演一场戏。”
廊沧宇皱起眉头,张孝武便低声将计划讲给他听,廊沧宇道:“若你果真这么想,我倒是愿意做这个使者,见一见叶向东,当年他还是我的晚辈。”
“多谢老将军。”张孝武忙道。
塞北木城,守城的鬼卫士兵躲在城墙上的暖房内,每隔一刻钟,他都要出去观望一下,但因为风雪太大,他实在是待不了多久。塞北已经两年没有战争了,鬼卫们也已经习惯了安静的生活,周遭的异族都成了邻居,大家习惯性在这里做生意,交易物资,木城俨然成了东西叶赫山以北最大的贸易中心,受大家保护的“安全岛。”
和平太久了,大家有些麻木了,根本没有注意到眼前的危机。
一个铁钩子挂在了城墙上,不久之后,一个身高九尺的“白熊”翻身跳进了木城城墙,他随后转身拉住了同伴。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
几十个身穿白色动物皮毛的壮汉跳上了城墙,他们人人手持钉锤,高耸的比量,仿佛白纸一般惨白的皮肤,硕大的绿色的眼睛冒出森森杀气。他们相互招呼一下,默不作声地冲入了暖房。随即,暖房中响起了惨叫声和喊杀声。
随即,越来越多的壮汉跳上城墙,进了木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