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倭国的历史(1/2)
在他的眼里,显然当大唐人可是要比当倭国人不知道好了多少了。
要不是倭国正处在这么一个时代的话,是绝对不会出现武藤一郎这样的人的。
当然,李倓的了解也并没有那么的详细,能达到这个地步,不过就是赶上了罢了。
李倓对于倭国的历史其实了解的并不是非常的多,他不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采取了如此策略,那简直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了。
这个时候的倭国,不单单是老百姓们有着他们的不满,朝堂的内部也是没有个消停的时候。
之前在倭国的孝谦天皇在位的几个年头,他宠信的是藤原武智麻吕的第二子仲麻吕。
仲麻吕极力维护律令制,多少减轻些人民的负担。中男的年龄由十七岁以上改为十八岁以上,正丁的年龄由二十一岁以上改为二十二岁以上,以防班田农民逃亡。
天平宝字元年,也就是施行其祖父藤原不略等制定而搁置达三十九年的《养老律令》。失势的桔诸兄之子桔奈良庶吕,乘人民苦于建造大佛的机会,联合对仲麻吕不满的皇族和大伴氏、佐伯氏等贵族,策划起兵,欲杀仲麻吕,撤换天皇。但由于内部有人告密,当年就被镇压了。
在之后的一年,倭国的孝谦天皇直接就嗝屁朝天了,换上了淳仁天皇,不光是大唐,倭国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跟大唐一样的,那就是这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事儿。
奈良麻吕之乱后,为缓和阶级矛盾,仲麻吕将农民的最大负担杂徭减半,免除天平胜宝8年以前高利贷的利息。
淳仁天皇即位后,仲麻吕受名惠美押胜,官至大师(太政大臣)。不久因孝谦(女)上皇宠信僧侣道镜,仲麻吕的势力急剧下降。
这你方唱罢我就登场的节奏,自然是不可能让倭国有什么飞跃的发展了,虽然他们向大唐学习的这个劲头一直都没有变化。
但是在这几年一直就学的并不是非常的快,而且不管是兵器铠甲还是战舰那玩意都是非常烧钱的,没有钱,一切都是玩不转的。
天平宝京八年的时候,仲麻吕又不甘寂寞的起兵了,想夺回失去的势力,但却事败被斩了。
仲麻吕拥立的淳仁天皇被废,流放到淡路岛。孝谦上皇再次即位为称德天皇。道镜受天皇重用,天平神护元年被任命为太政大臣禅师,第二年被任命为法王。
道镜俗姓弓削连,河内国土豪出身,在葛木山中修掸,后进内道场为禅师。这种土豪出身的僧侣侍女皇劈宠,进入中枢,可见倭国当时政治是多么混乱。
道镜施展佛教政治,一面在宫内设置法王宫职及内竖省(掌握后宫武装力量)以其弟弓削净人充当长官,一面建造玉殿(在宫廷的东院)、西大寺、西隆寺等以推行祟佛政策。
倭国的贵族对道镜掌权本来极为不满,加之惠美押胜之乱后饥荒不断发生,米价腾贵,社会愈不安。
后道镜想篡夺皇位,却没能达到目的。宝龟元年称德天皇死后,藤原百川和藤原永年拥立天智天皇之孙白壁王为天皇,也就是光仁天皇,道镜被流放到下野国药师寺。
如今,正是倭国的光仁天皇当政的时候,这个天皇从名字上看那还是多多少少都有着几分的气势的,而且这个时候基本上也是六十多岁的年纪了,经验还是有的。
这个老小子在即位之后在很多地方都开始想要改套路了,比如说致力于加强之前的几十年都已经被霍霍的差不多了的中央集权统治,还完全推翻了称德天皇时期的佛教政治。
不光如此,光仁天皇还整顿寺院纲纪,省役节俭,休养生息,紧缩财政,严禁奢侈,裁减冗官,改革兵制等,基本上就跟之前李豫在大唐的地界上干的事儿差不多。
不同的是李豫有李倓帮着他,而且大唐想要干啥,除非自己不争气,不然的话是没有人打扰的。
但是倭国不行,这个天皇的确是想要干点啥,而就在这个时候,山本小五郎他们在大唐可以说是给他惹下了弥天大祸。
天皇之所以让这个事儿直接给气的病了,跟他六十多岁的年纪自然是有点关系,但是更是因为他这个天皇的位置基本上才算是刚刚才做稳当了自己的这个位置。
他的前任称德天皇去世,皇位继承人未定的时候,由左大臣藤原永手(藤原北家)、右大臣吉备真备、参议藤原宿奈麻吕(即藤原良继,藤原式家)、参议藤原绳麻吕(藤原式家)、参议石上宅嗣、近卫大将藤原藏下麻吕等人商议皇位继承人。
当时拥立天武天皇之孙、长亲王之子文室净三(天武天皇系的庶流)及文室净三之弟文室大市的吉备真备。
这些个人和拥立当初还是白壁王天皇的藤原宿奈麻吕、藤原永手等人形成对立。
在藤原百川的暗中活动下,才得以实现让光仁天皇即位的目的。
虽然这个事儿说起来十分的简单,但是就从涉及到了那么多人就能看出来,他能简单得了吗,肯定是不能啊。
他知道,大唐的怒火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传递到他的领土上来,而大唐的雷霆之怒下,倭国的结果就只能跟之前的吐蕃一样,灭国是唯一的出路。
如今的回纥人和吐蕃人虽然说并没有被灭了,但是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跟大唐签订的盟约可不是什么双方互惠互利的好盟约,他们每年需要向大唐贡献的东西和金钱是不计其数的。
但是倭国不行啊,倭国一共就那么小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