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教书先生(2/2)
府的名义,乡里现在什么也没有,又不能借用‘洛阳留守府’的名义,所以才是一件难事。”既然谁也想不出办法来,那还不如各自回屋睡觉了。
一夜过去,谢岩很早就起来了,跟往常一样,先清理好个人卫生,再去食堂吃早饭。刚刚走进食堂,却发现许多人都在望着他,好像有等他的意思。
“大家怎么不吃饭?都看着我做什么?”谢岩对着众人道。
“驿站”里唯一不是“卫岗乡”胥吏的霍驿丞,主动走到谢岩面前,问:“谢县男,老夫听说,原‘武平堡’军卒的子侄,都可以到乡里来进学,不知道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老霍,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事?”谢岩反问了一句。
“那如果不是‘武平堡’军卒呢?”霍驿丞问。
谢岩能纳闷的看了他一眼,道:“老霍,要是你家也有子侄要进学的话,也可以啊,干嘛这么认真地问我?”
“那我们的子侄呢?”有个原来的驿丁,突然大声问道。
谢岩看到了许多双期盼的眼神,他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在等他了。
“诸位”谢岩对着所有人道:“这件事情,是我疏漏了,我忘了告诉大家,凡是在乡里办事的人,不管是官员还是胥吏,都可以安排自家的子侄进学,只不过啊,学堂还需要时间建设,最关键的是教书先生,现在也还没有着落,所以,学堂正式开学,至少得到年后,不过大家放心,我保证,每个人的子侄都可以进学,而且费用也在大家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啪啪……”霍驿丞突然鼓起了掌,紧跟着,更多的掌声响了起来。
霍驿丞大声道:“谢县男,就冲你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份上,我老霍从现在起,也算乡里的一份子,以后有事尽管吩咐。”
谢岩那个“汗”啊,学堂影子还没有,只是一句话,就得到了如此多的拥护,他真心觉得,办学这事,自己是做对了,可是一想起教书先生的事,他又不禁有些泄气,学生越多,相应的先生需要也越多,然先生的事才是头等大事。
谢岩粗略估算一下,乡里的孩子,老兵的子侄以及胥吏们的子侄,来进学的人不会少于三百,如此一来,教书先生得按最少十五人算,人数实在是多了些。
当谢岩把这些数字告诉冯宝的时候,他也吓了一跳,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从哪里才能找到这么多教书先生?
谢岩将许爰的主意说了一下后,冯宝道:“办法不错,可是找不到德高望重的人出面操办,要是像青楼那种弄法,人气没有问题。可是参加的人,估计你也不会要。”
“可是总得想个法子呀?不解决教书先生的事儿,学堂没法子开学啊。”谢岩说道。
冯宝道:“依我看,人咱们一时半会儿找不着,但我们可以抛砖引玉啊。”
“何为抛砖引玉?”谢岩问。
冯宝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回头说“石子,你和韩跃去门口守着,不要让人进来。”
等石子与韩跃出去后,冯宝这才对谢岩道:“唐人不是很喜欢诗吗,我们就找个机会‘与诗会友’,然后,用诗文折服他们,就不相信搞不定。”
谢岩问:“你说的机会是指什么呢?”
冯宝道:“我还没想好,不过,机会从来都是人创造的,你要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我们就想想看,怎样创造出一个机会来。”
谢岩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要是不想点歪招,还真就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于是点首道:“就按你说的办,没机会也得找个机会出来。”
冯宝很了解谢岩,一般来说,当他以肯定的语气说一件事的时候,通常都是自己已经有了主意,因此,他开口问道:“你想出办法了?”
谢岩脸上露出一抹奇异的笑容,跟着说道:“办法有现成的,但不是我想出来的,那也是文人们自己整出来的。”
“文人们整出来的?”冯宝思索半天也没想出个名堂来,就说:“你干脆说出来得了,省的我动脑筋去猜。”
谢岩道:“我的家乡有条河,极富盛名。”
“你说的是‘秦淮河’!”冯宝刚刚说完这句话,眼睛一亮,马上道:“你说的是大明文人们搞出来的那套‘斗艳文会’?”
“正是!”谢岩道:“读书人自古喜好fēng_liú事,咱们就办一个‘诗酒fēng_liú花会’,时间定在十二月初一,我估计,官衙到时候也应该建成了,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冯宝道:“好极了,就这么办,我们办出一个大唐从没有过的盛会,震住这群土包子,相信招人这事儿,也应该不难了。”
“没错,我也是如此想的!”谢岩说完,与冯宝相视一笑,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着默契。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