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1/2)
贞观五年三月,等待已久的西征诏书终于下来,皇帝诏命代国公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吏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刑部尚书江夏王、鄯善道行军总管李道宗。
凉州都督、且末道行军总管李大亮,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河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太子李承乾则被命为盐泽道行军总管并以薛国公长孙顺德为副总管,并归唐的突厥将领契苾何力等军西征吐谷浑,此次七道总兵力共计一十八万大军。
身为皇帝的李世民为了表示其郑重还在临行前,举行出征仪。在朱雀门外具卤簿,丹陛上张黄幄,设御座,陈敕印。王公百官齐集,大将军李靖率出征官诣拜位,跪受敕书、敕印,并遣官祭告太庙。
可就在李承乾准备随军出城之际,皇帝的心意就到了,打了他一个人措手不及,他实在不知道该把这些小祖宗供在那是好。原来皇帝特意给他派来一支由李孝恭之子李晦和李崇真为首领的卫队,其部共计三百余人全部出身于陇西李氏。
看着这些平日里狗马弋猎的皇室子弟,李承乾摘下头盔揉了揉发胀的头后,无奈看着李晦兄弟俩言道:“两位兄长,在宗正寺当值不挺好的嘛,干嘛带着他们跟本宫去阵前搏命呢?”
这些家伙是都有些拳脚,但都没有上过阵,打过仗,把他们放在军中那不是好好的一锅汤被老鼠屎给坏了吗?
就说他面前这两位堂兄吧,那是长安城里鼎鼎有名的纨绔,要说哪里有美姬和美酒这俩小子肯定是如数家珍。
可这是打仗,是要死人的啊,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想的,让他们上阵有什么用啊。再说这些宗室子弟要是在西线折损过多,那李承乾还怎么向他们的父母交代呢。
“殿下,陛下说宗室与国同体,百姓家娃子能上阵,皇室子弟更是要做出表率。况且有您这位储君在先,谁还敢落于人后呢。”,李晦的嘴可是巧的很,要不是知道他的为人,听完他这话一定以为是那家的俊杰呢。
“殿下,您也知道建国的时候这些家都没有立下什么大功,受到的封爵和赏赐都落于人后,前几天听说宗室的长者们特意找到陛下,希望家中的子弟能在军中建立些功勋。”
哦,李崇真这话算是说出皇帝的真正用意,原来皇帝这么做是想让帮一帮自己的家这些穷亲戚。依照他们的现在的官职和爵位用不了二代就会泯然众人矣,真是没想到,这些宗室的长者们还挺有危机意识的。
“那也轮不到你们二人啊,你们可别说也是为了军中封爵,即使承接不了河间王的爵位,父皇还能亏待了你们?”
李承乾可不信这两个堂兄也是为也区区的军功,凭他们在宗正寺的官职再混十年二十年的,一个四品官还是没有问题。再说凭着李孝恭和父皇的私交,给他们爵位是迟早的事犯不着拿自己小命开玩笑啊。
嘿嘿......“殿下,自从那天看在宗正寺抽了魏王一顿,老头子回去骂了我们兄弟一顿说咱们没有出息儿,让我们兄弟也跟着您搏一场富贵,省得败坏他老人家一世的英明。”
李晦的笑有一些苦涩,他们俩都是庶子,本来这辈子就是个陪衬的命,可老头子在看到李承乾兄弟之间的嫌隙后怕自己家的儿子也如此。所以才给他们求了这么个差事,建立些军功,自己打下一片家业将来兄弟之间也好和睦相处。
“好吧,既然来了,那就去找薛国公在中军戍卫大纛吧。”,话毕,拍了一下胯下的宝马驰向了盐泽道的中军。
“殿下,按照旧俗戍卫大纛都是由军中骁勇者充当,让这些小子参加是不是不太谨慎啊。”,听到李承乾要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这些纨绔子弟,长孙嘉庆不由的皱着了皱眉头。
“你不能指望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样不爱名利,有仗的时候愿意去玩命,没事的时候就辞官归乡逍遥在这天地间不是。”
对于这个小舅舅李承乾觉得他是很有意思的人,可以说是皇亲国戚中的最为古怪的人和他父亲长孙顺德的追名逐利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于。
“殿下说的是,战争对于臣来说是兴趣,但他们,哎,不说了,和臣的父亲都是一样的俗人。”
其实这个长孙嘉庆是长孙顺德的次子,因为性子的原因在家里一直以来都不受他老子的待见,要不是去年他那位多病的大哥早逝,估计老长孙早把这个儿子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不过对此长孙嘉庆也并不在意,与其在公侯府中和每天醉生梦死,对他来说还不如寄情山水来的痛快。这次他能来到李承乾麾下还是长孙皇后派人去将其请来的,目的只有一个死死看住这个不让她省心的儿子。
对此李承乾也颇为无奈,虽然有些束手束脚的,但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母后的好意总是不能拂了不是。
“庆舅,你知道吗?像你这样的人在本宫看来就用两个字来形容最为贴切,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听到李承乾这么说,长孙嘉庆不由的反问了句什么词,可让他目瞪口呆的是这个身份无比尊贵的外甥竟然留下了“矫情”两个字后就打马而去,弄得长孙嘉庆是哭笑不得。
在李承乾看来这个小舅舅是有些才华,但就是自视太过,总是把自己捧得很高,这大概和他没有打过败仗有关,且这个家伙总是自比诸葛亮等着属于自己的刘备来三顾茅庐。
要不是忙于出征事宜,李承乾真想把他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