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空战(2)(1/2)
活塞式战斗机发动机有两大流派:气冷星形发动机和水冷直列(包括v形)发动机。尽管在理论上可以做到气冷直列发动机和水冷星形发动机,在实际上这样的组合至少在主流战斗机发动机中闻所未闻。
这两大派系各有优点,比如说水冷式的冷却效果明显好于气冷式,这原理可以从后世的电脑机箱也能看得出来,水冷机箱的冷却效果碾压气冷机箱。
德国的bf109开创了在主力战斗机上使用水冷v12发动机的先例。fw-190在研制的时候,本也打算用水冷v12发动机,但由于战事的关系没有落实,最后使用bmw801气冷星形发动机。然而,改用水冷v12的计划一直没有消失,这就是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终极fa152。
在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主力战斗机中,只有p-47是气冷星形发动机,但在p-51大量进入现役后,p-47便从空战中退居二线,充当对地扫射、轰炸为主的战斗轰炸机了。
击落三本五十六、在二战中从头服役至尾的p-38是水冷的v12发动机,当美国人自认为最优秀的p-51服役时,因为美国没有合适的水冷v12发动机,特意从英国引进,按许可生产罗尔斯.罗伊斯“墨林”发动机,这被号称是历史上最优秀的活塞式战斗机发动机。
要说这两种发动机的优缺点,气冷式的优点便是结构更简单,更结实、更耐用、更抗揍。水冷结构较为复杂精密,零部件多出问题的概率就增加。
气冷式气缸一般分散并列,如果一个气缸被击中,其他气缸不影响运作,战机可带伤作战,维修时也仅需更换受损气缸即可。而水冷式一旦被击中,冷却液会泄露,冷却效果会逐渐丧失,无法带伤作战。
至于为什么美国人选择抗战损能力差的p-51在制空作战中全面取代抗战损能力强的p-47,原因是美国人觉得要是敌人战斗机有本事瞄准散热器打,为什么不省点事,直接打座舱呢?
在他们看来抗战损能力不是战斗机设计的最主要指标,如何打击敌人和不受敌人打击才是,这里的主次不能颠倒。
雅尼克也打算效仿美国的做法,尽快生产水冷式的fa-152。
此时京特驾驶的是一架fw190a-3。
京特.拉尔,1918年3月10日出生于德国格根瑙。德国中将、飞行员。二战时担任德军第52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第11联队第2大队大队长。二战结束后曾担任西德空军总监、北约武官等职。
43年8月29日他成为德国空军中个人战果超越200架的第三号人物。43年11月28日又成为继诺沃特尼之后的全军第二个个人战果突破250架记录的飞行员。京特.拉尔是德国的第三号空战王牌,他总击落了275架飞机,西线4架,东线271架(包括15架伊尔-2)。
不过此时的京特还不是后世那大名鼎鼎、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战斗机王牌,现在还是战绩为零的“雏鸟”,而且在刚刚的混战中他失去了自己的长机,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是不是得再找个人组队呢?”京特有些紧张的四处张望着,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微的汗水。
就在他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突然看到前方一架没有僚机的友机正被两架喷火战斗机追杀着冲向海面。
京特本能的推动自己前面的操纵杆,随着机头猛然向下,他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后背因为俯冲的惯性,紧紧的贴在了座椅的靠背上。
随着双方的距离逐渐拉近,喷火的机体在瞄准具中越来越大——这个时代空战没有那种便利的测距工具,估算双方距离一是看飞行员经验,二是利用瞄准具上的“环”,敌机的轮廓“填满”第一环大概是多少米,填满第二环大概又是多少米,这是每个飞行员都必须熟记的数据。
他看到那架在前面被追杀的友机的逃脱路线杂乱无章,看起来万分紧张。而喷火战斗机射出的曳光弹弹道正越来越接近那架友机。
他再不开火的话那架友机恐怕就要被击落了。
“上帝保佑!”京特小声咕哝了一句,猛地扣动扳机。
4门20毫米航炮咆哮着pēn_shè出致命的炮弹。
众所周知,二战中期德国最优秀的航炮当属151/20了,其作为许多战斗机的标配,为德军赢得了不少空中战役的胜利。
当德国人的151/20航炮开始投入实战的时候,英国佬还在跟自家不可靠的西斯潘诺机炮较劲,mkii型刚上机那阵子甚至出过四门机炮没打几发就全部卡壳的糗事。
后来把缴获的151/20航炮拿去测试了一下以后,约翰牛开始很认真的考虑要不要干脆山寨一把得了。最后发现德国人的设计虽然用起来相当不错,但是对加工水平要求很高,山寨的话生产的速度和经济性成问题,所以最后放弃了,继续捣鼓西斯潘诺,推出了可靠性大有长进的mkv型,也算修成了正果。
德国人似乎认定自己不可能拥有数量优势,只能转为质量优势取胜,就拼了命的精益求精,精到连技术底蕴雄厚的老牌强国都望而生怯的地步。
雅尼克非常干脆的砍掉了这种根本“不符合国情”的精细过头的玩意,换成了各个方面都算中规中矩的苏联航炮,改进了一下炮弹后就装备上了战斗机。
射出的炮弹打进了那架喷火战斗机机身,撕开了对方的机翼,对方的机舱瞬间被喷涌的鲜血染红。
“轰!”爆炸的巨响让前面的喷火反应过来,急忙一个翻滚脱离了京特的追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