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心态(1/2)
杨老先生老泪纵横,他没想到,他以为没了的妻子当时不仅没死,还回到老家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可惜,她还是在孩子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人世。
她以为自己死了,是怀着多么伤痛的心才把这孩子生下来的呢?
杨老先生失声痛哭:“玉芝玉芝……”
大家都劝他别太伤心了,“人都没了这些年了,你就别伤心了。”其实个个心里都嘀咕:“真要那么好,怎么就能以为她死了呢!”
殊不知杨老先生在哭过之后,心里回忆起当时的事,也起了疑心。
他看了一眼跟在旁边的小儿子,这话还是没有说出口。
他跟玉芝没过两年,可现在的太太却跟他过了四十多年……
“大嫂,多谢你把卫国养大成人——”他紧紧握着王翠花的手不停的感谢。
杨二婶的嘴角撇了撇。
你要是知道你儿子在你的好大嫂手底下受了多少罪你就不会说这话了。
“三弟啊,你也别怪你二哥二嫂,当时实在是家穷,你媳妇又只相信大哥大嫂,把那金首饰都给了他们了,就为了让他们把卫国养大……”
这话说的有听头。
杨老先生听了后愣了下,紧接着不动声色的说:“怎么会呢,二嫂放心,那时候困难我能理解。不管咋说,大嫂二嫂肯定都没少付出心血,要不说血缘关系,不管到啥时候都是最亲的。”
杨老五觉得没耳听了,杨老二干脆就出去了,刚收到手里的钱都觉得烫手。
杨老先生注意到屋内几个小一辈的都有些不太自在的样子,就挥了挥手:“我们几个说说话,老五啊,你带你……堂哥去转转,志辉,你去跟张同志他们说,让他们回去就成,咱们就在这住下了,过几天直接回京都,去见见你哥。”
杨志辉答应着和老五出去,杨志辉问:“你能和我多说说你卫国哥小时候的事吗?听说他在京都,他怎么会在京都?”
看杨老五看他忙笑道:“噢,你别误会,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了解了解……我哥的事。在这之前,别说我,就是我爸都不知道大妈还有儿子留下。”
杨老五笑道:“是啊,谁能想到三叔还活着,还在国外结婚生了孩子。大家都以为三叔他早就……造化弄人啊!不过,我卫国哥是咱们老杨家,也是我们全村乃至全县的骄傲。要没有他和我嫂子,我们村,我们县,和其它地方一样,辛辛苦苦的种着田却没有钱买种子,也多亏了他们建的厂,我们的农产品才能卖出去卖高价,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过的好……”
他说了半天,也没说为什么会去京都。
杨志辉把话题拉回来,“建厂?那得不少钱吧?”他们回国以后,听说国内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他倒很有兴趣,父亲也流露出过几分意思来,只是大侄子几次的拦阻,他就知道这不仅是大哥的意思,也是母亲的意思。
杨志辉之前不明白为什么母亲这么排斥父亲回国,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他觉得母亲用不着如此,几十年过去了,母亲才是陪伴他最长久的那个人。
父亲心里又不是不明白。
“我卫国哥不缺钱,我嫂子特别能挣钱,她心疼我卫国哥,也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杨老五觉得,有些事还是让他们自己去了解更好,他说这些,是想让他们知道,卫国哥不缺钱,不要觉得是认了个穷亲戚。
说不出来为什么,就是不想让他们轻瞧了卫国哥。
杨志辉淡淡一笑,不缺钱?能挣?估计他根本不知道他们家在国外有多少资产,以为有个几万块钱挺孙起吧?没看之前一人给点钱高兴的个个嘴都合不拢了。
他表情始终如一,但眼里却有淡淡的鄙视。
这种淡淡的高人一等的感觉,从一开始踏入这片父亲心心念念不忘的土地就有了,只不过他年纪大,不像大侄子那样心无城府心高气傲的表现出来。
他怎么会看不起父亲的故土和亲人呢!
杨老五不管他是怎么想,带他去了四哥家,张乡长听了这话立刻看向华侨办的人,说实话,他就是陪着过来找人,具体怎么办还得人家说了算。
那位华侨办的陪同人员笑道:“没事,杨老先生想在家乡住几天也是应该的,不过我的职责就是陪同老先生,要是方便的话,看看能不能帮我安排个地方,有个能睡的地方就行……”
杨老四和弟弟对视一眼:“这都好说,家里有的是地方,只要您不嫌弃农村地方小破脏就行。”
“哪里哪里,你们太客气了,我已经听说了,你们两位可都是能人……”一番客套下来,杨志辉才听明白,敢情这两位也是做企业做工厂的,而且这规模还不小。
他有些好奇,父亲的亲戚都这么能耐吗?那建厂是这几个农民能建起的?
正想问问就听张乡长问:“卫国同志这次回来我都没听说,要不就该过来看看,还有陶同志,那可是越来越年轻了,我们出去开会,人家都羡慕我们,说你们乡里竟出人才,谁能想到竟能出个这么有名的节目主持人呢!”
杨志辉的嘴巴微张,觉得他们说的话自己一句也没听明白。
陶同志是谁?
节目主持人?县里的吧?
杨老五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那是!我嫂子就是厉害!要不是那年她的嗓子被人害成这样,现在她都能主持春晚!”
“是啊是啊,可惜了……”
“也不算可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