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平安县城内的吕奉先(2/4)
得到朝廷的认可,自然成为了他迫切需要的东西。“那么将军就应该知道,你在背后是朝廷,朝廷就是将军的底气。”
卫觊淡淡地道。
吕布叹息道:“只是朝廷又不能帮我出兵,现在刘备和曹操兵马在即,他们联合起来,拥兵数万,我又如何能敌之?”
卫觊笑着说道:“将军还是不明白我的意思。”
张杨说道:“伯觎,你就不要卖关子了,到底什么意思,就跟我们说清楚吧。”
“是啊。”
吕布说道:“如今敌人如虎狼一般环伺,眼看就要打过来,再不想对策,怕是连广陵都待不下去了。”
卫觊便笑着说道:“我的意思是,既然将军来此,是朝廷的意思。那么将军以为,朝廷会坐视不理,看着刘备和曹操联军一起对付将军吗?”
“你的意思是?”
吕布隐隐猜到了点什么,试探性问道:“朝廷会出手相助?”
“自然。”
卫觊微微一笑道:“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
吕布的存在,符合刘虞杨彪赵温朱儁那帮老臣的利益,同时也符合青州的利益,两边自然不会看着他死。
只是刘备不知道这一点,所以陈暮只会在暗中帮助吕布,而朝廷,却可以明着来帮他。
那么如何帮他呢?
吕布同样是好奇朝廷会怎么帮助他,问道:“朝廷是打算出兵相助吗?”
卫觊摇摇头道:“这是不可能的,朝廷的兵马要防备袁绍,而且洛阳兵权虽在太尉手中,但那只是名义上,主要兵力还是在关羽手里,若是明着帮,刘备肯定会狐疑,因而只能暗中相助。”
“如何暗中相助?”
吕布又问。
“自然是帮将军调离走刘备的兵马。”
卫觊笑道:“之前我就跟将军说过,曹操这些人是听调不听宣,而刘备则要顾及他汉室宗亲的脸面,因而对朝廷言听计从,若是朝廷有诏书下来,他一定会撤兵。”
“哦?”
吕布忙追问道:“是什么诏书。”
“自然是将军日思夜想的那一封。”
卫觊微笑不语。
吕布与张杨对视一眼,张杨便问道:“可有我的?”
“都有。”
卫觊说道:“早在一月之前,我就以二位将军的名义向朝廷上供,相信诏书应当已经不远矣。”
“哎呀呀。”
吕布抚掌大笑道:“伯觎,还是你有远见,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谢你。”
卫觊向着西北方向一拱手,笑道:“将军若是想谢,就谢朝廷吧。这是朝廷的恩典,待将来天下平定,朝廷也不会忘记将军的功劳。”
“朝廷的恩典,我自然挂怀于心,不过伯觎之功,我也不会忘,来,喝酒喝酒。”
吕布高兴不已,举起酒杯,今日就要酩酊大醉。
数日之后,盱台告急。
曹操和张飞典韦联军,渡过了淮水,向着平安方向而来。
之前他们一直没有进攻,就是被淮水阻拦住。
曹操没有得到九江,就无法绕开淮水,从广陵的南面进攻,便只能绕道沛国,从沛国回下邳,与曹仁夏侯惇部汇合之后,再从下邳南下。
刘备在回平原之前,留下了张飞典韦田丰处理吕布的问题,他们兵马合起来有接近两万人,加上曹操三四万大军,合起来差不多有五六万之众,浩浩荡荡,绝非吕布这一万多人马可以抵挡。
因此盱台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留守的吕布部将干脆弃城而逃,吕布派成廉魏越领三千人在淮阴,自己领兵一万,驻扎在平安县,扼守住邗沟,阻拦联军进攻。
这一日,联军抵达邗沟西面,被运河挡住了去路,又耽搁了几日之后,这才从下游渡口处陆续渡河,数万大军包围了平安县,两座营盘连营数里,将小小的平安县城围得水泄不通。
“奇怪。”
待两日后,营盘建起来,郭嘉和曹操在城外山坡上观望城内形势,看到平安县城城门紧闭,城楼上士兵戒备森严,丝毫没有打算出城骚扰的意思,让郭嘉很是纳闷。
曹操点点头,说道:“是有些奇怪,不过吕布一匹夫尔,没有想到那么多,也很正常。”
郭嘉摇摇头道:“观吕布之前的行踪,可不像是匹夫行径,我怀疑他背后有高人。不然的话,也绝不会能够阴袭我们兖州,最后又夺这广陵之地。”
“奉孝的意思是?”
曹操纳闷道。
郭嘉说道:“平安县扼守邗沟,南来北往,乃是交通要道,吕布若是聪明,绝不会放任我们过来,正常情况下,肯定要毁坏渡口,将所有船只销毁,防止我们渡河。甚至派出骑兵,四处游弋,将我们拦在邗沟之外才是正道。”
“可是吕布却毫无作为。”
曹操接过他的话茬。
郭嘉点点头:“不错,这很奇怪。而且我们大军抵达之后,他丝毫不为所动,像是已经认命了一般。若是认命的话,开城投降,岂不是最好的抉择?”
曹操眯起眼睛,远远地看着远处城头,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先前吕布多番奇袭,找准机会都打在了他的薄弱处,将他赶出兖州,怎么看都感觉不像无能之辈。
特别是逃离兖州,直取广陵,可谓是一招死中求生的妙招。
毕竟吕布在兖州,四面皆敌,连袁绍都不待见他,下场只会是被各方围剿而死。
现在逃到广陵来,乃是鱼入大海,南可下江东,西可取豫州,北还可趁刘备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