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坦然尖锐(2/3)
础性东西的突破都来源于对教育本身的投入,遍寻全世界都找不到前沿这样的体系,我敢说,这是它应得的。”“……”
“同样的,有些事情我也没有要瞒着您几位的意思,我本人对体制毫无兴趣,但不代表我没有私心,不代表我没有想法;
从法理上,我是单独的个体,只跟陆薇语有夫妻关系,此外再无任何其他关系;
所以,出了这扇门我不会承认我做出的部分事情与我有关。”
听到这里,平书插了句:“方歆?”
方年点点头:“她需要作出牺牲,我需要一份交替性的保障,她是第一个,我的儿子是第二个。”
“……”
平书却说了句:“能理解,圣人不存于世。”
方年也补充了一句:“如果让圣人也操心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他能不能还是个圣人,我看很悬。”
“……”
而这些已经涉及到十分敏感、尖锐的话题,却还仅仅是个开始。
一开始平书多数时候是倾听,偶尔插两句。
后来也变得‘健谈’起来。
没人知道整整两个小时里,方年到底跟平书谈了什么。
只知道,两人达成了最基础的默契,对外只字不提。
也没人知道,这次谈话对各自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站在方年的角度,他只能说,他把一切都坦然表现出来,并不掩饰自己的目的、长远私心,也不强调自己有多少多少感情。
而站在平书的角度,他根本就不需要方年的强调,他太清楚对于一个极致爱国平民主义者来说,强调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同时,平书也大概知道了,为什么一个小山沟沟里出来的人,能让那么多人觉得平凡却又根本不平凡的走到了一个几乎是极致的位置。
而平书也对方年在哲学领域的研究深度很是赞赏有加。
甚至,通过方年,平书还真是有点认同那句话:任何学科到最后都是哲学问题。
假设用一个圆来形容人类的所有知识,从小学到高中是完善知识环,本科开始对某一个专业有研究,硕士阶段对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随着文献的阅读、知识的积累、实践的证明逐渐触及到知识的边界,最后终于突破这个边界,这突出的一点点叫博士。
而方年虽然只是本科毕业,但他在哲学的部分领域已经不仅仅是突破了这个边界那么简单。
两辈子的经历和积累,以及海量可自主操控的实践验证机会,才让方年有如此收获。
这也是方年能跟平书等人谈论一些事情的根因。
“……”
而在方年跟平书一前一后走出办公室后,几乎无缝的开始了另一场受众广泛一些的讨论会。
关于贫困与教育。
参与的人多了一些。
方年并不是主讲人,王护泞才是。
不过方年也准备了一些文件。
轮到他时,方年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这是一份试点资料,因为就在我的家乡,我投入了更多一些的关注力。”
“……”
“我站在一个平庸的角度,简单谈论一些浅薄的观点。”
“桐凤联合学校的选址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根据数年前市里、省里的一些基建发展文件综合选的地方;
现在已经可以确定了,学校距离就近高铁站直线距离是27公里,因为是乡下道路,不用考虑堵车的可能性,不到五分钟车程;
这条高铁是确定要通往省城的,这将带来一个早有规划的有利变化:桐凤联合学校可以直接从省城聘请部分教师来直接的拉高教育水准;
而人……是群居生物,他们的到来会带来海量信息的直接交换,这种信息我简单的称之为见识,它会改变一些庸俗想法。”
“普遍的农村与城镇的最大区别就是见识上的巨大差异,教育是能起到导向性作用的。”
“我认为,这些不是4g网络的普及,手机软件种类的丰富能代替的。”
“……”
最后,方年做了个总结:“其实这跟王主任总结的方案差不多,要推动一批有见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人下沉到村里、镇上。”
“殊途同归,目的都只有一个,积少成多的改变落后的观念。”
“……”
方年发展桐凤联合学校这种模式,绝不仅仅是为了拉平城乡教育资源差距,更为了潜移默化改变观念。
按照桐凤联合学校的规模,极限容纳12万学生,峰值设定是1万人,再算上大大小小遍布在棠梨、大坪、维南一带的大量小学,几乎覆盖了所有学龄儿童。
在水滴石穿的功夫下,是可以改变几乎所有学龄儿童家庭的整体观念。
几乎可以四舍五入的等于直接覆盖了三县家庭。
要知道,人……是好奇的。
与会众人听完方年的侃侃而谈,都鼓起了掌。
李总更是赞许道:“小方这事情办得很出色,好几年前就定了下来,难怪都说你目光长远。”
方年微微一笑,没多说,坦然受之。
重返人生之后,方年有几个得意之作。
当康公益基金的发展模式。
前沿泛社团模式。
前者,将通过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配合扶贫策略来达到最佳效果。
利国利民不敢说,对类似于棠梨这样的普通乡镇将有翻天覆地般的作用。
后者,后者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