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 >> 第441章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02133/

第441章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1/2)

许秋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操作着笔记本电脑,登录学校邮箱。

没过多久,他便收到了魏兴思转发过来的两封邮件,分别是《焦耳》和am的审稿意见。

许秋首先打开《焦耳》综述的审稿意见,大致浏览了一番。

审稿人一共有三个,出具的意见全部都是正面的,编辑给的意见是小改。

其中,第一个审稿人的意见是“建议文章直接发表”。

同时,他还高唱赞歌,吹了一波许秋和魏兴思对有机光伏领域的贡献,表示:“itic系列的开发是有重大意义的……”

其实对方就是把许秋在《焦耳》文章中评判自己组里工作的一段话改了改,然后放了上来。

从文字表述上来看,这个审稿人应该是国内的研究者。

许秋推测估计是受益于itic系列材料,蹭了几篇文章吧,因此格外的感谢原作者,具体判断不出来是谁。

第二个审稿人,明显也是国内的研究者,模板式审稿,先总评一段,然后分条列出建议。

不过,这次只有一条建议,那就是好心的指出了“文章中引用文献不全”,并附上三篇建议引用文献的doi号。

许秋查了一下这三篇文献,有两篇是发在新刊rrrl上的。

这个新刊是wiley旗下专门收录光伏相关文章的期刊,之前组里投am被拒的时候就被建议转过这个刊,那时魏兴思自然没有转。

同时,这个期刊估计是二区或三区的档次,不清楚有没有机会上一区,暂时不在组里的文献检索库中,

另外一篇是最新出的一篇c还没有发表,因此也就没有将其放入综述文章当中。

三篇文章的通讯作者都是京航大的鲍原友,那么审稿人大概率也是鲍原友没跑了。

许秋把这三篇文献全部插入综述文章中对应的位置,不过,正文内容却没有新增,也就是没有补充对应的文字描述。

因为这篇综述主要是在讲魏兴思组里的工作,其他课题组的工作,除了徐正宏他们的idtbr被单独拎出来提了几句,剩余的工作都没有提及的必要。

而且,一般研究者也不在意你有没有在综述中展开写他们的工作,主要在意的是有没有引用他们的文章。

没办法,谁让现在科研圈里普遍看重引用次数呢,国内、国外都不例外。

许秋具体的处理方式是这样的:

原文:“……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0]。”

修改后:“……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者做了类似的工作[7-13]。”

多了三篇参考文献,不过是把引文编号从[7-10]变更为[7-13]。

当然,带来的问题就是后续的文献顺序全部都乱了,需要重新再整理一遍。

如果换做是魏兴思,遇到审稿人建议引用文献时,他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引用不在自己文献阅读库中的文献,除非那篇文章真的是非引用不可。

也就是说,他只会引用那篇档次相对较高的crrrl就不引用。

魏兴思认为:“审稿人有建议的权利,文章作者也有不采纳建议的权利,只要能拿出合理的理由就行,编辑那边都是有自己判断的,不会单凭审稿人的意见来决定一篇文章。”

不过,许秋还是比较心善(从心?)的,索性也不挑挑捡捡,就全部引用了。

第三个审稿人大概率是个老外。

审稿意见写的比较“随意”,有很多口语化的表达。

开始也是称赞了许秋和魏兴思itic系列的工作,将这个系列的工作称为是“bigbreakth(大突破)”。

这也是一些歪果仁喜欢的表达,在表示强调的时候,就把整个单词都变为大写字母。

国内如果表示强调,书面上表达的形式是在字的下面画两个点,不过出现的情况比较少,可能只有在语文课本上会有,通常都是用“”,甚至。

之后,这个审稿人还提了一些很具体的意见,有些碎碎念的样子,想到哪里说哪里,不是那种分条罗列的,诸如此类:

“作者你们为什么不聊一聊是怎么想到要做icin这个结构的呢?”

“你们认为icin单元相较于同类的饶丹宁结构有什么异同?是什么产生了两者之间的性能差异?”

“你们认为有机光伏领域近三年的效率极限是多少?”

“……”

问题虽多虽杂,但好在都是一些小问题,而且也算是帮忙补足文章的质量,让文章变得更加完美。

其实,这也是科研圈建立同行评审的初衷,即让发表出来的论文质量有所提高。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就有些变了味道,现在的同行评审,很多时候都是互相给对方的工作挑刺,从鸡蛋里挑骨头……

不过,仔细想想,这其实也是一个领域发展壮大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在最开始的时候,通常是一小撮爱好者聚集在一起,成立一个组织,组织内部都是志同道合的人,基本上都是为爱发电,不那么在意利益得失,目标也是高度一致。

而随着组织慢慢发展壮大,门槛逐渐降低,不断的吸收新人进来,而进来的新人质量良莠不齐,且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诉求,这就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偏离了本来的模样。

拿科研圈来说,早期就是一小撮富人,他们过习惯了灯红酒绿的生活后,想试图找一些精神方面的追求,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纯粹是为了兴趣爱好,大多不为名利。

而现在

状态提示: 第441章 《焦耳》综述,光速接收!(求订阅)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