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和教授 “杰青” “长江”肩并肩(求订阅)(1/4)
许秋返回216,开始准备大会所需要的ppt。
这次的大会,和之前他们去开南大学参加龚远江那边的会议,情况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课题组里的文章数量有限,只有寥寥的几篇。
因此当时魏兴思就直接把所有的工作,哪怕是关联性较低的pdi和pce11,也并列放在一起,一股脑全部拉出来讲了一遍。
现在,组里有机光伏相关的文章非常多,达到了30篇左右。
全部细讲下来的话,一个小时都讲不完。
因此需要有所取舍,拿出几篇代表作着重讲一讲,其他的工作只能简单粗略的提及一下。
而且,现在的工作是成体系的,也需要构建好故事线,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样才好讲给同行们听。
当课题组在某一领域内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着手建立属于自己的体系,打造一个系列的工作。
让别人一提起某种或某类材料,就可以联想到对应的课题组:“xx就是xx课题组的材料。”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能够提高自身课题组在领域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从功利的角度来讲,也能让自己的课题组更容易存活下去,发展壮大。
因为一直挖掘一个系列的话,可以形成一个小的壁垒,让自己的课题组在这个系列中保持优势,不至于突然发生文章断层,有文章产出的预期,也更加容易吸引研究生、博士后前来投奔。
比如,许秋脑海中有很多想法,关于y系列受体的,关于叠层的,关于半透明器件的。
站在他的角度,这些思路很容易想到,如果进行尝试的话,非常容易产出科研成果,但是其他课题组想要想到这些,可能就需要花费数倍于他的时间,这就是壁垒的存在。
许秋这次大会演讲的主题,还是比较好确立的。
前期进行过的pdi体系的研究已经暂时放弃了,而之后的y系列受体文章还没有发表,需要藏一手,这些都不合适。
因此,肯定要围绕itic系列的非富勒烯受体。
既然是itic系列……
许秋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之前发表的《焦耳》综述文章,似乎可以直接拿来用,和眼前的场景非常的契合。
于是,他决定参照《焦耳》综述的故事线,来规划自己汇报的顺序,自己只需要把握每一部分的详略情况,即各个工作大致的汇报时长。
许秋新建了一个空白的ppt文件,打算先把白板ppt做出来,之后再套用一个现成的模板。
模板的事情可以找田晴,她那边收集了不少的ppt模板,据说之前还在网上付费购买过ppt模板。
对此,许秋表示富婆的世界,咱不懂,如果是他的话,大概率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一页ppt自然是封面,许秋随意起了一个标题“itic系列非富勒烯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然后写下汇报人“许秋”,汇报时间“12月14号”,最后再放上魔都综合大学的校名和校徽logo。
第二页是目录,暂时空着。
许秋从第三页的正文开始规划,他打算先把《焦耳》综述拿过来,放一个文章截图和toc,差不多用时30秒来介绍。
另外一篇综述,也就是之前发表在acsel上的非富勒烯综述就没有必要提及了,和itic系列的相关性不高。
接下来便是具体的实验工作。
首先,是学姐的aein材料。
这也是itic的起源,当时的器件性能虽然不高,但是首次报道出icin这个a单元端基,后来被用在了十数种材料当中。
这个工作,许秋不打算花费太多的时间,主要介绍一下为什么做icin的结构,以及idt-icin材料存在的问题,为引出itic做铺垫,暂定1分钟的介绍时间。
然后,便是许秋的a,并将其分别与传统窄带隙pce10给体,以及新兴宽带隙给体h22结合,效率一路突破,从8到10。
这部分是itic系列暂露头角的标志,可以多讲一些,许秋预留了大概3分钟的时间。
接着,针对itic,许秋带领课题组有机光伏团队,通过四条路径进行改进,分别是:
a单元端基的改性,开发出来几种代表性的衍生物,主要是许秋的工作,包括it--4f等;
d单元共轭单元的改性,主要是邬胜男的工作,包括fnic等;
d单元侧链的改性,主要是许秋的工作,包括idic,itic-t等;
借鉴徐正宏课题组idtbr的思路,开发aπdπa结构,主要是陈婉清的工作,包括ieico等。
每一部分暂定2分钟的时间,加起来一共8分钟。
其中,用1分半钟重点讲述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另外的半分钟简单介绍其他同类型的工作,一笔带过,提个名称即可。
再然后,关于这四条路径,都有进一步的研究,也就是四条路径的相互交叉与拓展。
a单元端基的改性,被广泛用于其他的体系。
初期比较亮眼的是氟取代的icin-2f端基,被用于fn-4f、ieico-4f等体系当中。
之后氯取代的icin-2cl后来居上,不仅大幅度的降低了合成的步骤,光电性能也可以维持,没有显著降低。
icin-2cl的高光时刻体系在y系列受体中,这里肯定是不能汇报的。
于是,许秋打算把学姐的ieico-4cl拎过来讲一讲,暂定1分钟。
d单元共轭单元的改性,进一步拓展到后来的半透明器件,还有y系列材料。
y系列材料不能汇报,许秋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