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什么事儿也挡不住理工男(1/2)
户部先称民部。
后来李世民当上皇帝,为避名讳,更名户部。
唐代户部一般设有正三品尚书一人,正四品侍郎二人。
其主要负责项目,便是天下土地、人民、钱谷、土贡与军赋。
你随便去拉一个路人,问他历史上哪个朝代的英雄人物最多。
这人十有八九会告诉你是唐朝。
在唐初时期,哪怕是个三四品官职的人,都很有可能是个英雄人物。
就例如这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
若问这人的命有多好,那就可以用‘能做主角’这句话来形容了。
祖父唐邕,任北齐尚书左仆射。
父亲唐鉴,隋戎州刺史。
从这里看,这人就是个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出身。
而他打小读书习武,长大后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
几乎成了房玄龄与房玄龄并肩的功臣。
可这货有一点不好,就是太耿直了。
与李世民切磋棋艺时,赢了李世民不说,还高兴地上蹿下跳的。
结果毫无意外,被李世民给贬了。
若非如此,他在名臣榜排名,最少还得前进两三名。
……
李承乾与唐俭两人也是在户部门外碰面。
李承乾率先走上前去拱手施礼:“世伯。”
“殿下言重了。”
“您这一声世伯,臣可担不起呀。”
唐俭为人爽直豪迈,不拘小节规矩。
可此时突然被李承乾喊了一声世伯,着实也是把他给吓到了。
李承乾倒不以为意,笑道:“世伯如若担不起,那这天下可就没谁能担得起了。”
他说的倒也不是阿谀奉承的假话。
唐李两家乃是世交,在李渊那一辈的时候,关系就非常好了。
因此,唐俭与李世民也早就相识。
在李世民年少时,唐俭没少带他东逛西逛,到处游玩。
而且,若不是他暗地里撺掇李世民的话。
恐怕也就没有李世民去找李渊商量要起兵反隋这档子事儿了。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没有这货在里面推波助澜。
唐朝存在与否都不一定了。
唐俭看着李承乾如此谦逊。
他不禁有些愣神。
他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尊重自己。
毕竟外面都说,李承乾是个荒唐事儿做绝的主。
可现在看来,似乎有些不一样啊。
一旁的李承乾见他愣神,忍不住开口呼唤:“世伯?”
“啊?”
唐俭回过神来,连忙道:“既然殿下已经到了,那咱们就开始吧。”
李世民已经跟他交代过了。
李承乾从今日开始就会在户部围绕‘国籍论’开展工作。
但这在他的理解当中,无外乎是李承乾过来学习和监督一下。
甚至他对‘国籍论’这样朝前宏达的观点是否是李承乾提出来的,还表示怀疑呢。
毕竟李承乾一个九岁的小娃娃,能干出什么大事儿来?
可心里这样想,他嘴上可不能这么说。
万一这位爷将来登基称帝了呢?
他虽然耿直,但他也不傻呀。
所以他还是很支持李承乾的工作的。
进入户部后,就开始调集上下官员,紧锣密鼓的展开工作。
先是将一些户籍资料全部搬过来,由李承乾亲自查阅。
而他自己,则一直站在李承乾的身侧。
等李承乾有什么不懂的,他也好即时作
答。
现在的户籍资料可比不上后世的档案。
上面记录的东西,顶多就是姓名与籍贯。
出生日期什么的根本没有。
看到此处,李承乾叹了口气。
怪不得这些籍贯人口方面的东西,会在日后给历史学家留下那么多难题呢。
这分明与胡编乱造的东西无异么。
“这东西,恐怕要重做喽。”
听闻这话,唐俭明显愣了一下。
“重做?”
“殿下这话是什么意思?”
“当然是重做户籍了。”
李承乾直接将与李世民述说的打算又与唐俭述说一遍。
唐俭顿时觉得自家殿下这是在纸上谈兵啊。
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岂是光说说就能办到的?
唐俭直接开口道:“殿下,这事儿可得从长计议呀。”
“且不说会给国内带来多大的影响。”
“光说这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就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到的。”
毕竟对于他来说,大唐的地域辽阔,人民居住地也分散。
想要彻底调查清楚人口数量,并派发相关文契,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时,他甚至觉得李承乾不止是纸上谈兵这么简单了。
这分明是异想天开呀。
可他哪里知道,李承乾所居住的那个年代。
哪怕是再穷困的家庭,也有一个叫户口本的东西记录每一个家庭成员的相关信息。
更有非常全面的档案系统,记录国内每一个居民的相关经历。
李承乾也知道,现在没有网络,档案系统这事儿肯定是做不了。
但户口本这事儿绝对可行。
“一天两天做不到,就用一年两年去做。
”
“国籍论的基础,就是要将国内每一个唐人的相关信息都记录在册。”
“所以这事儿刻不容缓。”
李承乾的态度也难得强硬。
如若之前,他还不知道唐朝的户籍制度如此落后。
甚至在户部这个最应该全面记录百姓户籍的地方,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