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海军的三驾马车(1/2)
沈鸿烈很激动,多年以来,他因为是外籍而在上下都被闽籍将领把持的海军中备受排挤。要说能力,他自信绝对是人中龙凤。他的性格倔强,但是信奉有恩必报。
他早年东渡日本留学,专习海军。在学校里有一项训练叫“摔跤”,规则是凡摔倒之人如果在对方身上用手拍一下即表示认输,算一个回合。因为身材瘦弱矮小,每次他都被摔在地上,但每次必参加。他摔倒之后从不用手拍对方,而是死缠乱打,使对方既不能脱身,又不能言胜,直到裁判吹哨子勒令停摔才放手,因此被人称为“不败将军。”
张汉卿以一个旱鸭子,能够知道海军中的事不算难,毕竟他的身份在这里。但是能够慧眼识人刚见面就许以重金、然后又坚持设计让王崇文下马而扶自己一程,他是知情人也参与了。在之前,是他在大帅面前力荐自己接任舰队司令的,这让他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激动。
但是他明智地回绝了。在以省籍定身份的海军内部,一时半刻之间,他不认为自己镇得住这些多年的伙伴。为了少帅的这份信任,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由少帅兼任这个司令,他可以辅助做些工作。
张作霖最后是同意的,海军不同于奉军,在起步阶段就由长子控制,对他在奉系内部培养自己的梯队是很有好处的。此外,跟随自己起家的都是旱鸭子,在马上可能是一把好手,但对于玩转军舰这种“神秘”玩艺,还真不放心交给他们。
之前倒是有一个人有这个眼光和能力,可惜他犯事了,他叫杨宇霆。现在,放眼东北,能够有这份心思、又有这个实力的,莫过于自己的这个儿子了,因为他在很早以前提出“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在父子俩的谋划中,将来陆军的实力足够大了,第一个要收复的,就是渤海湾的海上控制权。干这个工作的主力,非海军莫属。
由于张汉卿不遗余力的游说,并冒着牺牲政治生命的风险非要救在庙街事件里借炮给苏俄军的陈季良,让张作霖触动不小。长子决定的事历来都是正确的,也许一时半时看不到成果,但一定是时机还未到。本着这个见识,张作霖开始对内河舰队上了心。
张汉卿对这个想法不会反对。在海军的起步阶段,还真需要他这根定海神针杵着,海军的各项发展才能够顺利进行。由于东北内河纵横,200吨左右的炮舰能去的地方可多了,无形之中就会不小心触及某个人的利益;另外海军是烧钱的行业,财政上张作霖可能第一次舍得花钱投入,但是时间久了,光出钱不见效果的举动,难免会让他心生想法,毕竟,陆军的壮大是实实在在的。那个时候,换了别人当司令可能不好说话。
但是他的作用也仅限于此。海军战略、未来的发展,他讲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论及具体的管理,他完全是一片空白。所以,他这个舰队司令,注定是挂名,并在合适的时候“退居二线”。
他止住大家的欢呼,从怀中掏出一纸委任状,大声朗读:“现在宣布东三省巡阅使署命令:晋升江防舰队参谋沈鸿烈上校为舰队参谋长,代行司令全权处理舰队一应训练、巡防、作战事宜;
“所有海军基地建设、物资和经费供应与管理、交通运输、军械、军需、卫生、工程等勤务保障事宜,概由航警处处长陈世英统一负责;
政治工作,由少帅办公室军情一处处长林遵负责。”
他没有公布自己的职务,但大家都知道,他是内定的舰队司令人选,只是“羞”于资历及未在海军中任事的经历,所以由沈鸿烈“代行”了。但是,按照他对海军的掌控程度,他的司令职务,完全涵盖参谋部、后勤部、政治部三块,也即以上三个部门的工作,都在他分管之下。
这样,他于奉系之中,完全整合了属于自己的一处领地。海军越强,他的话语权也就越大。而海军之中,舰队参谋部主战,航警处主建,政治部主监,三驾马车之势正式形成。
为什么不叫海军司令部而叫航警处呢?这也是张作霖的精明之处:东北是地方政权,公然建立海军容易引起麻烦;另外国际上对中国武器禁运,用航警处的名义比较容易好搞装备。
为了消除王崇文被强令解职造成的影响,张汉卿把现有舰长都官升一级,分别组成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三个分舰队的指挥班子,尽管通共就8艘炮舰。这个主意还是采纳林遵的“高官少兵”的主意,对招纳降人效果一直不错。
当然,他也画了很大的一块饼:除了大力扩充水面舰艇外,还要组建陆战队、岸防炮兵、军港及基地等,正在联系购买水上飞机,将来还要研究潜艇的建造。总而言之,海军的将来是辉煌的,跟着少帅的步子会迈得很大地。
海军的建立千头万绪,沈鸿烈却抓住问题的根本,他在这次会议上就提出:“少帅,我认为,为了支持海军人才的培养,我们需要一所专门的海军军官培训学校。”
张汉卿拿出了杀手锏:“陈处长、林处长已经和我详谈了这件事,不单要培养作战军官,还有技术军官、我已经征得巡阅使的同意,先拿出两百万元在哈尔滨筹建一所海军工程学校,专门为海军培养各种人才。等到条件成熟了,我会在合适的时候在合适的地点建立一所专门的舰艇指挥学校,还有专门的训练舰。那时候,有训练有素的人员,有能够生产我们所需的各种武器设备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