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柳承恩有大才有目共睹(1/2)
王铮原是王显仁的父亲,此时听到首辅问责,自然也是被吓得不轻。
王铮跪在地上行礼,“回皇上,微臣刚刚只是一时气急,这才出声打断,还请皇上明鉴。”
柳承恩低头冷笑,明明就是出口指责,换到他自己的嘴里又变成了出声打断?
罢了,自己现在人言轻微,不理也罢。
“好了,王卿也是过于心急了。不过,朕倒是觉得柳承恩刚刚所言极是,若无商贾的四处奔走,我们的货物如何流通?这税银又从何而来?”
皇上嘴上虽然没有指责王铮,可是却没有叫起,这也算是一种态度了。
很明显,皇上对于王铮刚刚的言行,很是不满意。
“柳承恩,你继续讲。”
“是,皇上。”
柳承恩此时是站着的,扫了一眼仍然跪在那里的王铮,大概也明白了皇上的心思,便继续道:“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我大兴朝不仅在平定安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动乱岁月,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先帝二十五年时,北方曾有叛乱,可是先帝仍然每年拨了巨款来兴建水利,实乃我大兴之福。”
拐着弯地夸了先帝一通,也就是这位皇上爷的亲爹。
柳承恩是听说过的,当初皇上继位,就是先皇所属意的。
若非是一直被一些个不长眼的人阻拦,也不会到后来让皇上的性子暴虐了许多。
“说的不错!兴建水利的确是大事,也是好事,是利国利民。只是,柳承恩,你可想过了,每年这么多的银子,从何而来呀?”
柳承恩暗骂了一声老狐狸,明明就应该是问水利一事,现在是直接问到了户部如何赚钱了。
这不是拿他当白使的工具了吗?
“回皇上,发展商业,促进我大兴朝的经济,百姓们富了,这税收自然也就不是难事了。”
柳承恩没有直接回答皇上的问题,却是又提到了税收。
很明显,就是在提醒皇上,老百姓们有钱了,您这税才能好收上来。
税好收了,这又说明了什么?
不仅仅是您的国库充盈了,更重要的是,百姓们日子好了,富裕了,不在乎那点儿税银了。
所以,根本上的问题,还是得先解决民生。
皇上一脸玩味地看着下面的这位柳承恩,只觉得自己好像是被这个浑小子给涮了一把。
绕了一个大圈子,看似是回答了皇上的所有问题,可是实际上,又没有给出太具体的答案。
这小子年纪不大,心眼儿倒是不少呀。
“你既提到了曾参与了水患后的事情,那不妨说说看,当时都是怎么做的?”
柳承恩顿时有些为难。
具体的那个,不是都已经上报了吗?
张正阳则是笑道:“皇上,您可能是忘了。去年在江宁府的高县,曾经有一位秀才给当地的县衙出了主意,然后协助县令给做了安排,最终收纳了五千余灾民在高县落户,并且没有告朝廷的接济就解决了这些灾民的温饱问题。您当时还道大善!”
皇上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确是曾夸过的。
而且,好像是还赐了赏赐下去。
就是眼前这个?
其实这也不怪皇上想不起来,实在是这个柳承恩太低调了。
进京这么些日子了,无论是参加文会还是酒宴,始终没有提及去年获赏一事。
哪里有人能一直记住他的名字?
没想到,现在自己倒是在大殿上给暴露出来了。
此时,朝上的众臣们也是纷纷交头接耳,更有甚者,在大肆地打量着这个柳承恩。
而其它一同应试的贡士们也都没想到,这位同年竟然在还是秀才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地方的政务,这下子,他们似乎是比之不及了。
便是会员,此时也是暗暗生忧,就怕自己的状元之位不保呀。
“原来是你!朕就说嘛,这柳承恩的名字实在是有些耳熟,只是一时未曾想得起来。现在倒是好了,多亏了张卿提醒朕,还赐,朕还得轻易地就饶了你!”
柳承恩身子一僵,这话听着不对呀。
明明是立了功,还被皇上夸了一句的,怎么现在听着是要跟他算帐了?
“来来来,既然是你自己主动暴露的,那便跟朕仔细说说当时你们都做了什么。那奏折上虽然也写了,可是太过笼统,朕想知道细节。相信户部和工部也都想要弄明白这里头的细节吧?”
“皇上所言极是,臣等的确是想要弄明白,高县是如何做到的。”
没靠朝廷的接济,听说这几千人现在过地也挺好的。
这可实在是让人听得心里痒痒。
这么大的功劳,这个柳承恩是怎么忍到了现在才说的?
早知道这个柳承恩就是那个秀才的话,那当初他们说什么也得找机会拉拢一番。
“回皇上,这,不若等学生回去后,将当时协助李大人实施的几项措施都写下来?”
皇上挑眉,张正阳则是明白了这位新科进士的顾虑。
他出的风头已经够多了,若是再占用时间,只怕会引起旁人的不满。
“皇上,柳贡士所言极是,他如今人都到您跟前了,还有什么可急的?等回头您再将他叫过来仔细问问,也免得再耽误了外头学子们出宫。”
一提到这个,皇上才想起来,外头还站着三百多人呢。
“罢了,此事等朕回头再细问。”
“是,皇上。”
说到这里,皇上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