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种种过往(1/2)
于氏其实是认得谢彦信的。
当堂妹说起来的时候,她愣了下。
她以为这辈子和谢彦信是不会有交集了,哪里知道……
她和谢彦信是啥都没有过,啥都没发生过,也就只见过两次面罢了。
但两次,都让她很是难忘。
于家家教甚严,她又属于听话乖巧型的,所以,压根没有元宵节啥的去和兄长赏过灯会,猜过灯谜。
那时候,听自己的闺中蜜友,手帕交提起来,她别提有多羡慕了。
可也不敢和兄长提。
那时候兄长老惹祸,她怕和兄长提了,到时候,给兄长添麻烦。
也是那年订了亲,兄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自己主动带她去看灯,她自然没拒绝。
也是在那年花灯会上她撞见了猜灯谜的谢彦信。
那年的谢彦信很是神采飞扬,英姿飒爽,让人眼前一亮。
她那时候在想,不知道自己所嫁之人,会是哪样?
会像这位少年一样吗?
会的,一定会的,父母帮她挑的,一定是最好的。
她婚后的生活,不好也不坏。
反正和闺蜜手帕交们提起,大家的生活不都这样吗?
偶尔和通房妾室斗斗法,或者和婆婆斗法。
当然,最重要的是有儿子傍身,可惜她没有。
丈夫死了之后,她更加绝了那希望。
她娘家势力不弱,那时候夫家是提出两个方案。
一,从她丈夫没成亲的叔伯兄弟中再挑一个,她再嫁。
这年头,寡~妇再嫁,并不是啥羞耻的事。
你要立节也可,但再嫁,也没人会说三道四。
要知道,本朝的开国皇后,那也是再嫁之身。
照样帮太祖皇帝立下赫赫战功。
太宗皇帝那是皇后嫡嫡亲的儿子。
第二,可以从家族中过继一个儿子。
反正她丈夫的叔伯兄弟儿子也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这样,她的丈夫也能有后,死了也受后人香火。
她老了,也能有人尽孝,到时候,她的女儿也能安心出嫁。
可她也看多了某些大家族的破事,自然知道,人家打的是什么主意,所以坚决拒绝。
夫家哪里肯让自家子孙没有继承香火的人。
可问题是,她的娘家人,也不是吃软好说话的人。
再加上开国皇后当年丧夫时,也受过前夫家的磨难,所以,在她儿子登上帝位之后,她便让皇帝频布一条法令。
那就是当女子丧夫之后,倘若要回娘家居住,前夫家之人不得阻拦。
虽说大部分的女子会选择再嫁,或者接受嗣子这种事。
可是,真当像于家那样的门第,要和你上纲上线闹的时候,任何一级的官府,也不敢偏帮。
你偏帮了,到时候人家闹上朝廷,岂不是说开国皇后和太宗皇帝频布的法令不对?
任何一代的帝王,也不会说自家祖宗不是的。
那不是打自己脸么,没那么傻。
因此,她变卖了能变卖的田产和宅子,带着女儿和细软进了京城投奔娘家。
在某年冬至,和娘家人去上坟的路上,又和谢彦信撞上了。
她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那个少年。
只不过,当年的容貌依旧,风采不在。
本来她也是没怎么放在心上的。
可是当她看见一个大男人扑在自己妻子的坟前不住的抽泣。
当她听家里人偶尔提起谢彦信的某些事,她心里是不住的叹息。
都是一样的可怜人啊。
只不过,她幸好有家人,而他,却是孤单一人。
那个神采少年,是不会再看见了。
当堂妹和她提的时候,她是愣在了那里,想起了往事。
堂妹却误会她心动,还积极热心的操办了起来。
还把人家的两个女儿引到了自己院子,让自己来接待。
她能怎么办?
只能接待呗,要不然,难道赶人家出去吗?
可她的两个女儿也来凑热闹,真的是让她……
有些事儿,也总不能和人家两个女儿说吧?
她看得出,那两个小姑娘挺惶恐,挺不知所措的。
特别是年纪小的那个,不知道是不是家里饿着她了,还是太过紧张,一个劲地往嘴里塞甜点……
谢若宁:我是怕被你们发现我不是哑巴,才一直在吃好不好!!
相比较谢若敏在和人家女儿对答时想得比较多。
谢若宁的想法相对简单点。
她是觉得于家的点心有点很合自己胃口,甜到好处,不是那种特别特别甜的。。
就是她今天塞得有点多,差不多以往一个月吃零食的量了。
回府之府必须得加大运动量,饮食要清淡点。
可不能仗着年纪小就以为不会长胖……
不过,好吃倒是蛮好吃的,用料扎实,松糯软香,糖放少点那就好了。
特别是那松子核桃糕。
不知道是用啥做的,居然q弹,q弹的,咬下去,还会爆浆,实打实的花生酱,能吃到花生颗粒的那种。
谢府也有放花生酱的甜点,比方说汤圆,喜包啥的。
但是那花生磨得很细很细。
不知道是不是现代的那种加了人工香精的花生酱看多了,听多了。
她总感觉那种很不靠谱。
在现代的时候,自从附近邻居家开始提供自己手磨的花生酱,她都是附近邻居家买的。
你把花生给人家,人家用小磨给你手动磨出来,也挺快的。
而且价格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