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暴尸三日(2/2)
知陛下恐不容他,有些事他需提早安排了。太子下葬次日,百官上奏严惩萧长彦,一直被陛下关押着的萧长彦,通过三司轮番审问,对谋逆之举供认不讳,甚至时而癫狂口出大逆不道之言。
陛下不得不下令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萧长彦之所以供认不讳,是因他中了他曾引以为傲的摄魂术,施术的人是从岷江捉回来的那个幕僚,被律令押着,折磨得生不如死的幕僚,丝毫不敢违背。
在那日假扮萧长彦行刺之人逃走之后,就逃向了等待已久的地方那里,追赶过来的人擒拿的是真正的萧长彦。
ps:下面的话是锁定字数后的修改,不收费。题外话放不下,另开一章没有必要。
说说为什么这部文大结局这么坎坷。
生活中的琐事是一部分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这部文写到后期,剧情偏离了我最初的设定。
我写文会想好开篇,大结局和高潮点,中间都是剧情自动发展,这是我第一次写文,早早设定大高潮和剧情发生了变故。
在群里的一部分读者应该知道,我开文之前,有个大高潮设定,那就是羲和终于发现太子是真情后,她开始恐慌,第一选择并非似现在这样大大方方去面对,而是选择逃避。
在最初的设定太子殿下二十三岁这一年,陛下携众避暑,太子留下监国。余桑宁得知父亲被羲和害死,又筹谋新的出路被羲和间接堵死,心生怨恨杀死了顾青姝,嫁祸给了羲和,羲和早有察觉却顺势而为,甚至替余桑宁做完美了局,目的就是想要假死逃离。
但太子察觉羲和的退意,以谢戟为首的大臣要太子妃以命偿命,太子殿下提前暴露自己,强势擒拿谢氏以及所有受陛下煽动要置羲和于死地的家族弟子,这些人都是犯了死罪但经过家族操作而逃脱的人。
太子殿下手上有证据,谁敢说太子妃杀人,他就念一个这人家中晚辈的罪名呈上证据,当场砍杀,再问他们太子妃是否杀人,有人不屈服就继续杀,杀到他们全部改口为止。
是以这样的举措保住了羲和的名声,自然这下子陛下就容不下他,他杀了的人虽然是罪有应得,证据确凿,但没有经过正常的手续,太子不足以致死,却不配再为储君。
陛下会废太子,将他和羲和贬至黑水部,太子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打算带着羲和去黑水部,安然过一段小日子,朝廷里没有了太子,自然是纷争开始。
由他们杀得你死我活,最后陛下死了,太子再以清君侧的名义名正言顺杀回来,最后称帝。
而羲和也在太子为了她一无所有,失去储君之位,众叛亲离,太后乃至跟随的人都觉得他不堪重用而弃他而去彻底感动。
这真的是我一开始设定的剧情,很多群里的读者应该在没有开文就对这个设定有印象。
但是真正写到后期,我发现我不能这样写。
这样写是可以体现太子的霸气,对羲和的情深,但羲和的人设就崩了啊。
她不再是我笔下那个睿智大气,无畏一切的沈羲和。
她再得知太子有情第一选择是逃避,就成了李燕燕之流,配不上太子的深情。
害怕动情而逃避,哪里还是哪个为了沈氏一族誓要杀到最后有担当的沈羲和?
就因为既定的剧情不能用了,后面全部就偏离了我的掌控,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烦躁,特别不想写。
这是我控制不好我自己的情绪,的确也是我的过错。
我也是这两天才把后面的剧情全部疏通,是再重新以读者的角度平心静气读了两遍后才知道怎么去写符合这部文的大结局。
我的文不允许烂尾和弃坑。
(本章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