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2/3)
子。”“小时候,我爸好像经常给我唱。”
说着,他就着周围的调子,低声哼唱了起来:“太阳出来,啰喂!”
“喜洋洋哦,啷啰……”
“挑起扁担,啷啷采,咣采”曾帅只唱了两句,站在他对面的中年人就接了过来,随之唱到,“上山岗哦,啷罗……”
唱着唱着,歌声未变,银幕上的画面却忽然从彩色变作了黑白的色调。
只见,在一个宽敞的农家小院里,年轻的父亲正在逗弄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他唱着歌,顺着歌声的节奏,一把将小男孩举了起来,扛在了自己的肩上,把小男孩逗得咯咯直笑。
“太阳出来,啰喂!”
“喜洋洋哦,啷啰!”
“挑起扁担,啷啷采,咣采……”
歌声中,父亲从年轻的模样一点点变得苍老,黑白的画面也重新变回了彩色。
那个头发花白的中年人站在曾帅的面前,眼眶泛红,唱道:“上山岗哦,啷罗!”
他这一句歌尚未唱完,在他身边,那个满头银发的中年妇人就哭着扑向了眼前的曾帅,一把将他搂紧了怀里。
“儿啊,我的儿啊……”
妇人抱着曾帅,痛哭流涕,而她身边的中年男人则伸出手来,拍了拍他的后背,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止不住地往下流。
周围的村民们这时候依旧在敲锣打鼓,但随着镜头的拉远,锣鼓声却渐渐小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婉转动人的音乐。
曾帅被老人抱在怀里,眼中的泪水瞬间便流了下来。
他紧紧抱住眼前的这个陌生的妇人,哽咽道:“妈!”
“爸!”
两声用力的召唤后,他便再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电影的镜头这时候转向了曾帅一家的身后。
不远处,雷泽宽穿着他有些滑稽的毛料西服,站在志愿者服务站的小巴车旁,车身上喷涂着的“宝贝回家”四个红色的大字看上去格外地醒目。
周围的村民一个又一个地从他身边走过,但雷泽宽就始终站在那里,没有上前。
他伸着脖子,眼巴巴地望着被父母和人群簇拥着的曾帅。
听到曾帅喊的那声“爸”,雷泽宽的脸上略微动容。
他佝偻着身体站在那里,缩手缩脚地搂着自己的斜挎包,饱经风霜的面容上绽放出了一个由衷的笑容。
“滴答、滴答……”
大滴的泪水不受控制地滑落了眼眶。
雷泽宽的笑容很灿烂,很欣慰,只是,眼中的泪水却怎么也止不住。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曾帅回过了头来,瞧见雷泽宽依旧站在原地,他没有叫对方过来,更没有上去拉他。
曾帅只是站在父母的身边,哭着笑着,对雷泽宽大声喊道:“雷叔,我找到爸妈了!”
“我有名字了!”
他的笑容看上去是那么的灿烂,依稀就像是当年那个被父亲举过头顶的小男孩。
“我叫毛雪松!”
……
这一刻,在电影的银幕前,无数观众已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低低的呜咽声在放映厅中清晰可闻。
陈薇这会儿早已是哭得泪如泉涌,一部《失孤》她已经数不清自己到底哭了多少次,此时怕是连眼睛都已经肿了。
她从前看电影的时候,经常是一边看,就一边打影评的腹稿,但这会儿别说腹稿,陈薇只觉自己整个脑袋都烧糊涂了,完全失去了理性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从曾帅接到亲生父母的电话开始,她的眼泪完全是不要钱似的往下掉。
一部打拐的电影,讲的却是亲情的故事。
看到最后,陈薇脑子里不断回响的不是雷泽宽儿子丢失的痛苦,而是一对又一对的家长与孩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怀。
骨肉亲情是根植于华夏民族血脉当中、最最难以割舍的情感,是孩子的根,是父母的锚。
对于这种情感的践踏,是真真正正的丧尽天良。
故事中涉及到的三个离散的家庭,那个在车站偶遇的小孩成功与父母团圆,曾帅也终于找到自己的父母亲人。
唯有寻子十余年的雷泽宽,在告别了曾帅之后,骑着对方赠与的摩托车,再次踏上的寻子的旅途。
片刻后,银幕上滚动起了影片的演职员名单,放映厅中的灯光也逐渐亮了起来。
但陈薇却没有着急出去,而是先掏出了手机来,打开购票软件,买了一张回家的火车票。
她想家了。
从过年后一直没有回过的老家,她想要回去,跟许久未见的爸妈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失孤》的主题曲则依旧在影院中回响着,曲调温和而动人。
“……回家吧,幸福”
“幸福能抱一抱父母”
“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
“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
“……”
……
8月5号的晚上,《失孤》的四城点映正式结束。
由于排片不多,真正看到这场电影的人可能只有区区几十万,票房基本忽略不计,然而,这其中却包括了相当多的电影发烧友,以及专业影评人。
“本来是冲着陈正豪和许真去看的这场电影,但看完之后,我却忘了这两位演员。”
有网友在影片的评论区写道:“我只记得那个丢了孩子的雷泽宽,以及修摩托车的寻亲小伙儿曾帅。”
“本以为诸葛亮和周瑜的代入会让我出戏笑场,然而没有,全程没有,两位演员的塑造角色能力绝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