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书屋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上党旧事》

笔趣阁书屋(00kshu.cc)

首页 >> 上党旧事 () >> 第180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00kshu.cc/217490/

第180章(2/2)

张占奎等友军都比较接近,学员们经常到他们的驻地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跟他们和睦相处,他们的子女也有二十多人来一分校学习。张占奎骑兵旅还要求分校给他们派干部和宣传员。

住在神郊村南岸上有个活泼又泼辣女同志赵麦玲,跟母亲在一块生活,思想进步,从小就不裹脚,三七年他跟本村的青年盖良弼结婚。

盖良弼是二七年壶关县党部后补执行委员,长治四师毕业生,三一年后投身革命,三八年参加抗日决死队三纵队。

盖良弼走后,赵麦玲跟母亲在一起生活。自从抗大一分校的学生们住在神郊庙,赵麦玲每天就去看热闹,时间长了,跟学校里的女生就认识了,还带着女生们到她家玩,到地里找野菜,跟着女生们唱歌识字,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参加学校的文化课,后来就成为学校的学生。

学生们学军事、学政治,听抗日救国的道理,召开群众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号召青年人参加革命,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走向社会,抗日高于一切,不抗日活不成,誓死不当亡国奴。

在学校里何校长的爱人尹清萍跟她一样都是已经结了婚的女人,她们两个很投缘,她跟何校长还有个不到三岁的女儿,何校长他们又忙,她经常帮她看孩子,还把孩子送到母亲那里,两家成了特别近的关系。

尹清萍经常跟她讲她参加革命的事,她三三年就在家乡(四川黄洋镇)参加了工农红军,同年八月加入中国**青年团,三六年九月加入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巴中县委妇女工作部部长、江口县委妇女工作部部长、红四方面军妇女营营长,还参加了长征。

除了赵麦玲还有就是刘宝花跟刘保杏,刘宝花改名叫圣依,刘保杏改名叫江萍,她们在这位革命的大姐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何校长住在神郊村民杨福顺的一间北屋里,杨福顺当时是国民党县长,早年外出求学,是神郊村上第一个大学生,曾在自家院里办学,比较开明。

他长期在外做官,此房一直闲着,由弟弟杨泽顺代管。国民党统治时期,杨泽顺在村上当村长,学员们来到这里后,杨泽顺逃避他乡。房子空着,成为何校长的住所和办公的地方。门外设有两道岗哨,有卫兵日夜把守。

何校长三四十岁,大个子,戴副眼镜,脚穿筒靴,身着灰布军装,腿上负过伤,走路有点跛。学员们都称他“何司令”。

他经常给学员们讲课,主要讲形势和军事。他待人热情和气,闲时经常是一个人出来散步,喜欢同村民聊天,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遇到谁家有困难,就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千方百计帮助解决。

在抗大一分校到来之前,壶关县牺盟会干部训练班也在这里办学。上课也在二仙庙。当时办学条件差,生活十分艰苦,教室、食堂都在庙内,十分拥挤。抗大一校五百多人,全部住在神北村二仙庙上。其余学员分散住在周围十多个村庄,平时自学,集中上课经常安排在村边树下或河边沙滩上。学员或自带小马扎,没有的就随地而坐,捧着石印的小册子听教员讲课。

为了适应战时的需要,学员们每天都要在夜间练习在山壑里徒步行走送信、隐蔽,山壑里的野狼多,经常发出“嗷——呜——”的叫声,特别是女生们,送信、侦察、联络都要靠她们去完成,从平顺到壶关、陵川再到长治县,学员们经常为组织运粮、送信、搞侦察。还有的女生被分配到各县干校担任文化教员。


状态提示: 第180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