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武都飞军(1/2)
留下牵招协助荀攸守陈仓,准备战具加强城防,令傅干带着厚礼拜访董卓。刘备以参军耿纪做向导,自与司马张飞,军侯张秀等将骑兵三百,一人双马,外出巡逻,也算是服从了命令。
取巧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凉州叛军众超十万,依靠两千人根本守不住陇关道,与其白白送死,不如骑上马,随时准备掉头大逃亡。
西行路上,耿纪不断聒噪:“真正的军人,是服从命令、至死蹈刃不旋踵者,是赴汤蹈火不变色者。先祖耿公讳恭,将军皇甫嵩才是真正的军人。”
耿恭是耿况之孙,耿弇之侄,任西域戊己校尉,微弱的兵力固守孤城,抵抗匈奴数万大军,面临大兵围城、饮水断绝、衣食缺乏、众多敌军尾随等绝境,也没有投降。最长一次在北匈奴的围困下坚守了八个月,匈奴汗王答应只要投降,就封王、嫁宗女,耿恭却杀掉使者,自断退路,进而凿山打井,煮食皮甲弓弩,先后杀伤敌人数以千计。最后被援军救回玉门关时,只剩下十三名衣衫褴褛的勇士。
耿恭视大义重于生命的故事在三辅广为流传,被称之为东汉的‘苏武’,激励着耿氏和许多三辅百姓一代代效忠汉室、投身军伍,至死不悔。刘备不由肃然起敬。
可是,他虽是一名都尉,却不是真正的军人,做不到耿恭这般视死如归,也做不到皇甫嵩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刘备是一名政治人物,有着朋党、部下、老乡、家人等,这些都是顾忌和软肋,做不到为了荣誉、因为命令而奋不顾身。更重要的是,忠君思想在他脑中根本算不上根深蒂固,不管什么朝廷之命、太尉之命,自己和部下的小命最重要:“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如今敌人强大,我方弱小,如果可以退让而不退让,是莽撞送死,而非英勇守节。兵法上讲,兵力只有对方一半就应该固守或后退等待时机,敌进我退,敌退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下官知道‘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但是‘敌进我退’哪本兵书上讲的?我熟读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三略等各家兵书,怎就没听说过?”耿纪没有想到‘少’‘不若’状况下竟然有四种变化,比孙子兵法还多两种,不由陷入沉思。
刘备:“这个。。。是一位老道传我的。”当然不能说是毛爷爷,于是把所有讲不楚的东西全部归结给于吉老道。
耿纪虽然疑惑,也不追问,毕竟刘备是上级。
。。。
一行人首先来到陈仓西南面,渭水对岸的故道县、散关。陈仓县的价值,在于它位于西南陈仓故道、西北陇关道的交汇处,位于汧河(千河)与渭水交汇处,因此从武都郡、汉中郡来的商旅、行人络绎不绝。
陇西、汉阳(天水)丢掉后,武都郡地势险要、靠近汉中,因此依然掌控在大汉手中,散关、故道县守将明显增强了防御和排查。
耿纪说:“从汉中到长安有四条道路,自东向西分别是子午谷道、谠骆谷道,褒斜谷道,陈仓故道。前三条皆险峻难行,其中又有悬空栈道,易守难攻,只有陈仓故道宽敞易行。”
见行人中有不少披头散发、身穿皮革的人,有些还有纹身,刘备问:“守将不怕这些武都、汉中的羌人叛乱么?”
耿纪笑道:“非也,是武都郡的氐人,不是羌胡人。他们从事畜牧和农耕,经常与汉人做生意换取粮食、布匹、漆器、酒等各种物资,出售牛、羊、毛织品、皮革、木材等,因此支持大汉,与陇西、金城、汉阳的羌胡叛军不是一伙的。”
刘备奇道:“叛军为何不攻打武都郡?”
耿纪:“叛军虽然强大,金城郡、陇西郡加起来不到五万户口,汉阳郡有十多万人却大多逃亡。加上从三郡逃难来的,武都郡有超过十万口,而且山峦起,伏易守难攻,氐人又善战。”
刘备思考半响,忽然一喜,当即写信两封,派可靠之人南下求武都、汉中太守支援,并沿途引导从关中逃亡武都、汉中的汉人返回。又在散关贴出招兵告示,不论汉人、氐人,皆可应募,粮饷丰厚。
两日时间就招募了贫困的汉、氐壮丁上百人,当场发放安家费。
第三日一早,正准备回陈仓,有一名叫蒲涛的氐人小帅,率领部落二百余男女前来投靠,说只要给土地、粮食,愿意跟着搬入陈仓周边。
刘备问了散关守将,证实其身份并非奸细,又见蒲涛一族衣衫褴褛,于是询问缘故。
蒲涛说:“我父本氐族人君,去世后叔父抢了君位,我斗不过他,只能带着愿意跟随的部民出走,现下靠给汉、氐商旅走马帮赚钱。”
见蒲涛等人弓马娴熟,尤其擅长养马、驭马,刘备大喜,当即任命蒲涛为队率,右扶风地域宽广、人口稀少,划出渭水西北一块荒地供蒲家放牧、耕种,又抽调其中精锐者为兵,隶属于荀攸、牵招。
这些武都人大多爬山涉水健步如飞,如履平地,射鸟兽如吃饭喝水一样正常,乃是一支奇兵。
。。。
巡查了陈仓道散关,刘备一行人改向西北,沿着陇山东麓走陇关道。
相比渭水以南的繁华,渭水以北道路两旁满目苍痍,房屋破败不堪,田地荒芜,不少里聚空无一人,有时数十里不见一户人家。
好不容易经过渝糜(千阳),到达汧阳(陇县),汧阳此时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