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后院起火(1/2)
兖州发生得一系列事件太过迅速,令公孙瓒、渤海太守甄俨然应接不暇。
刚刚返回青州的刘备忙着向乐浪、带方、夷洲、日本安置流民,士卒们也刚放假归家忙着秋收,只能叹息不凑巧:“不到一个月,两名二千石连续阵亡,奇怪之极!”
分明他已经改变了历史,为何这事依然发生了?
青徐黄巾号称百万刘备是不信的,要知道几年前黄巾之乱时八州百姓为之动摇、裹挟,三十六方黄巾加起来也就百万上下!
荀攸断定:“不可能,其中一定有我们不知道的变故!”
根据荀攸、邴原等得到的情报:此时进入兖州的青徐黄巾实际上不过一二十万,即便加上裹挟的兖州人,男女老少估计一共也不超过三四十万,兵不过十余万--比兖州一个郡少。
刘岱、鲍信、曹操、应劭、袁遗等数个两千石,都不是初哥,能力不算强却都有数年的战争经验,辖区百姓加起来超过二百万,为了保卫家长百姓从军热情相对较高,刘岱军至少可以动员超过十万壮丁,就算只动员五万,即使不能获胜,也不至于州郡大员短时间内连续战死!
邴原:“莫非鲍信设计弄死了刘岱,曹操再弄死了鲍信?”
郦炎:“据公孙瓒那边消息,其从事范方曾试图说服刘岱舍弃袁绍支持公孙瓒,刘岱当时动摇了,没给袁绍发援兵,袁绍可能因此记恨在心!”
荀攸:“袁绍是个极为记仇的人,但还不至于向自己的外亲动手。”
之前刘岱治兖州,讲究修身养性,于民和谐,亦有贤名,但没有主动向外扩张的意图。
如今对手换成曹操,刘备要面对的不仅是一个逐步强大起来的兖州,还是一个积极外侵的兖州。曹操是一个极其爱折腾的人,决计不肯循规蹈矩,萧规曹随。
荀攸:“与其等他强大起来,不如率先介入!”
刘备:“这就是商议的意义,如果曹操是通过不当手段获得兖州刺史,我们就有了介入兖州的理由。”
郦炎:“兖州刺史金尚?”
荀攸:“奇货可居?”
长安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击败后,投靠了袁术,袁术许诺金尚派兵支持。
可惜在派兵之前,袁术首先要解决后方面临的困境--扬州刺史陈温、领九江太守徐周昂等人从南面、东南面进攻豫州,同时袁绍将山阳太守袁遗任命为扬州刺史,从北面虎视眈眈,给袁术不小压力。
刘备的计划是等袁术发起进攻,青州就出兵兖州!
可惜变化比计划更快。
辽东太守公孙度帅军南下争夺辽南、乐浪,刘备遂与东莱北部都尉关羽、乐浪都尉太史慈北上击之。
两军正在相持,不料后院起火
袁绍、袁谭策动平原王族人刘平、北海王族人刘询起事,十多个县向袁绍倒戈,众达数万!
北海相孔融参加世家豪族宴会时被刘询设计抓了起来,此时北海西部都尉昌霸还在泰山郡北部与应劭打游击;齐国都尉田楷被压制在临淄城中,信息完全被切断;东莱西部都尉张飞麾下只剩几千人,根本没有料到也,担心被围困,急忙带着士卒向东撤退,直到撤退到胶莱河西岸,与河渠都尉徐岳、屯田都尉国渊的屯田壮丁汇合,才有了底气,转而向西收复失地。
北海王这一脉,乃是光武皇帝刘秀的侄子,大哥刘演次子,过继给二哥刘仲为子,原本封鲁王,后改封北海王。北海王这一系从第一、二任开始,就只注重读书和经商,谦恭好士,千里之外的士人前来交结,他们都照顾周到,多赠金钱、礼物,周边的名儒宿德,没有不上门拜访的,就是郑玄、邴原等人穷苦时,都到北海王府上打过秋风。
平原王乃是河间王刘开之曾孙,与当今皇帝同祖,算辈还是叔父,家族显赫。多年以来,平原王与北海王又将当地的一些刘姓子孙组织起来,经常宴会、讨论学术、开展商贸,并推荐为低级官员,当地的刘姓子孙也多托庇与两王,因此影响力很大。
之前刘备曾将一些撂荒田地收归国有,而后卖给贫民,其中就包括大批北海王及其附庸的土地,在平原也有此计划。北海王对此颇有微词,碍于刘备之威,碍于青徐黄巾肆虐,不敢与刘备对着干。平原王担心土地被收走,遂亦起事。
“济南郡,平原国,济南国,皆本刺史之地!”借此机会,袁谭趁机几乎占据了整个黄河北岸的平原郡,围攻齐国,乐安国,兵锋直指北海国。应劭则奉命将兵入齐国,以为侧翼。
刘备此被迫把兵力大部分集中面对袁谭、应劭、刘平、刘询上,无足够的士卒发动对公孙度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让关羽、太史慈守卫辽东半岛南部。
。。。
张飞:“北海王好不晓事,居然背叛兄长!”
邴原:“这是恩将仇报阿!”
从去年开始,青州黄巾先是被刘备撵到河北渤海平原国,接着被公孙瓒、甄俨大破,而后向西进入兖州、冀州。北海国、平原国的黄巾虽然称不上完全销声匿迹,大规模的已不再有,而且臧洪与刘备进攻**都不太强,青州就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状况。
天下大乱前,刘姓诸王和世家豪族只能老老实实地骄奢淫逸,生怕被国相逮住痛脚检举揭发。
青州黄巾复起时,刘姓诸王和世家豪族作为大地主大富豪,是黄巾革命的主要对象,怕的要死!刘备镇压黄巾为他们保住性命和大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