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有故事的男同学、流言讽刺(1/2)
高婷婷很快回消息:“谁啊,不认识,干嘛?”
“没什么,今天镇上的人来村里走访,工作人员是跟我们一个学校的,比我们大三岁,说是北城大学的,我就问问你呗。”
一听是这样,高婷婷瞬间是失去了兴趣:“嗐!我还以为是什么呢,大我们那么多,那我肯定不认识,咱们入学的时候,人家都大三了,我也没听说过,不过长得帅么?”
乔初染无语:“你就关心这个?”
她一时忘记了,前天高婷婷在镇上见过。
“不然呢?”高婷婷回了个坏笑的表情,不过她对这个兴趣不大,北城大学毕业又去五溪镇工作的,想来也不是什么风云人物,可能人老家就是朝阳县周边才回去的。
另一边,秦慕州看着手机上乔初染的回复,久久不放下。
最后只轻笑了一声。
无论如何,能联系上最好,来日方长。
乔初染退出跟高婷婷的聊天页面之后,便看到秦慕州的回复:“好,明天继续来清溪村走访。”
乔初染没有再回复,想了一下,点进了秦慕州的微信。
他发朋友圈的次数少得可怜,只有四条,一番就翻到底了。
看到最初的一条,是2012年的冬天发的,一张不甚清晰的背影照。
乔初染认得出来,这是北城大学的读书馆前广场上,不过就是不知道照片里的人是谁。
北城冬天冷,室外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何况这是在黑乎乎的夜晚,只能从背影看得出来,是个女孩,下了雪,女孩抓着雪花扬起来。
大概……是欣喜于雪景?
秦慕州的朋友圈配了一句话:断章。
乔初染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诗人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乔初染心里忽然有点异样的感觉,说不清。
再往上翻,便是一张合照,篮球场上,四个男生穿着球服,其中还伸出一只手,应该是拍照的人,利用远近相交的视觉错觉在秦慕州的头上做搞怪动作,这些人笑容肆意飞扬,带着校园大学生的青春与飞扬,乔初染认得出来,这是北城大学的篮球场,后面还有体育馆标志性的建筑。
再往上翻,则是拍在深夜的一张照片,远山模模糊糊,星空很漂亮,配文:“今夜我在山里,与你相隔两千六百公里,毕业愉快。”
时间是2013年6月30日。
正好是乔初染毕业的那个晚上,她不由得想起毕业的那晚,北城在下雨,空中没有星星。
再往上翻,便是最新的一条朋友圈了,是今年九月份发的,是五溪镇农经社绿色脱漆的旧大门,只有一句:“我来了。”
乔初染愣愣地看了一会儿,秦慕州四条朋友圈,其中两条,可能都是跟女孩有关的,
她感觉,这位师兄,是个有故事的男同学啊。
*
决定了留在乡下种哈密瓜,并且得到陈梅的肯定之后,乔初染便开始着手准备了。
首先便是盖大棚,还有看品种,选瓜苗。
但是她不知道,也是在同一时间,清溪村正在传出不少关于她的流言。
“乔家的大女儿怎么回事啊?突然回来种地?”
“听她妈以前说,毕业了之后就在省城工作,这怎么突然就回来了,莫不是在省城出事了?”
“都说了读书没用,大学生又怎么样,最后还不知回来当农民。”
“可怜咯,她爸妈辛苦十多年,养出了个大学生,还不是要回乡种地,还比不上人家初中毕业出去打工的有本事,哎,女孩啊,读书再好,那也比不上别人。”
“真可惜了,我女要是这样,我打断她的腿,回村里有啥出路。”
“乔家大女儿生得水灵灵的,不说别的,在城里钓个金龟婿都比回家强,这,这不是害苦了父母么!”
“……”
这些话自然不会当着陈梅或者乔初染的面说,但还是传到了乔家人的口中。
清溪村也就那么大,百来户人家,等传到陈梅和乔初染耳中的时候,早就已经传遍了。
陈梅听到了一些流言,气得饭都吃不下。
“我女儿还用他们来说!”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嫉妒,他们这就是嫉妒!”
“我女儿就算回乡种田,那也比他们有出息!”
跟陈梅的反应不太一样,这些话,乔初染听到了也就听到了。
这会儿见陈梅被气得这么厉害,倒反过来安慰人:“妈,别气,别人的嘴咱们也管不着,现在就是看我啥也没做,才这样说,等我真的种出来了,别人自然不会再说我。”
陈梅没好气道:“别人是笑话你种瓜么,别人是笑话你十几年书白读了,还要回乡当个靠天吃饭的农民!”
她虽然在外人面前维护女儿,也答应在让乔初染在家里试试种瓜,但是心里还是不赞成。
乔初染眨眨眼:“那我可不是靠天吃饭,我是科学种植的,行了,您就别理会那些话了,您也知道人家是嫉妒,人家越是嫉妒,就说明你女儿越好,你该高兴才是。”
陈梅没好气地看着半点怒气也没有的乔初染,“瞧你臭美的!”
安抚好了陈梅之后,乔初染道:“按照咱们这边的天气,二月底就该种下去了,前期的一些准备要开始了,妈,我这两天要去镇上看看材料,买点塑料膜回来,盖个大棚。”
索性陈梅也不太懂这些事情,便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