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流民问题(中)(1/2)
但是要应付流民,还是有些难。
此番北方流民和从巴蜀地区的百姓很多,如果都送去泉州,恐怕泉州会吃不消。
送去临安,临安毕竟天子脚下,实在是太惹人注目了。
所以万不得已,赵竑对这些流民都不敢大肆接手。
但赵诵却要接手这些流民。
此番北上,赵竑就是和赵诵商议和解决流民的问题。
除非有其他地方可以容纳这些流民。
赵竑想着,正打算与桃娘他们赶去临安。
就在这个时候就碰上了苏婉他们。
苏婉见到赵竑,立即行礼,“赵伯父,您来了也不只会一声,婉儿和赵大哥以为你明日才到。”
赵竑问道:“婉儿,你今天怎么来萧山县了?”
“赵伯父,婉儿这次是为了萧山学堂和学究而来,赵大哥打算在萧山办个学堂,专门教导那些佃户家的孩子,至于学究,还在临安城内培训。”苏婉道。
“培训?”赵竑没听说过这个名词,觉得甚是新奇。
“所谓培训,及时培育、培养、训诫、教导。”苏婉解释道。
赵竑听了解释后这才明白,“不过办学堂要花不少心血了,这条路走起来甚是艰难啊,你们确定要走下去。”
“赵伯父,赵大哥说过,‘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件事他做定了。”
赵竑咀嚼这这句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桃娘道:“我听哥哥说,他在临安城东就办了一所学堂,而且那些孩子都是买来的,而且所学的内容也与一般的学堂不同,有一些算术之法,桃娘现在也会背乘法口诀表了。”
“爹爹,我们现在就去临安吧。”桃娘很期待去学堂看看。
赵竑他们辞别苏婉,去了临安城。苏婉继续在萧山县,料理萧山县学堂的一应事项。
......
临安府,城东
李怀恩急匆匆地来到赵诵的书房,正见到赵诵从远处的教室方向走来。
赵诵这段时间只要有空,就抽空去给孩子们上一堂教育课程,其他课程则由专门的老师去对付。
见到李怀恩迈着急匆匆的步子,赵诵问他:“怀恩,有什么事么?”
“少主,苏娘子去了萧山县。”
赵诵听到这个消息后倒是一点都不惊讶,这是婉儿的主意,事先就曾跟他商量过,于是他跟李怀恩说道:“就按照上次那样办吧,新来的孩子可能需要你们多费心了,你去跟钱叔他们说一声,房间啊、被褥啊......什么的都准备的一些,有些东西就不要落下了,而且那些新来的教书先生,也要多照顾点,课本和文具少的话,也要多添加一点,毕竟学生为重......”
“是。”这些新来的佃户都是从北方逃离战争而来的,李怀恩也没想到战争会这么残酷,不过还好少主家大业大,还是培养地起这些孩子的。
不过这些一来,开支就大了不少。
李怀恩知道少主将来要做什么,然后他就与钱大年他们去萧山那边安排那些佃户的子女去了。
李怀恩刚走不久,李可就来了,李可道:“少主,从海州来了一艘海船,按照少主的吩咐,牙人牙人刘一二、刘四五送了不少的流民过来。”
赵诵听李可说起,立马从位子上起身,这次的流民大概有六百人,人数庞大,赵诵也怕他们做不好,于是急切道:“他们现在到临安了么?船只靠岸了么?船上的百姓怎么样了?”
李可不好随意回答,于是对赵诵道:“少主,刘一二、刘四五就在门外,少主要接见他们么?”
赵诵立马吩咐道:“快请他们进来。”
“是。”李可立马出去,唤了牙人刘一二、刘四五进去。
自上次牙人刘一二、刘四五卖给赵诵三十个孩子后,赵诵就让他们负责与李璮的人**易事项。
刘氏兄弟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相信赵诵能从北方弄来流民,后来亲眼见到了一些北方的百姓,刘氏兄弟就相信了。
赵诵就许以他们重利。
刘氏兄弟见到赵诵的诚意之后,就答应了。
而且苏家在临安行会的地位,两兄弟也是打听过的。
刘氏兄弟认为做牙人也是断子绝孙的行当。
刘氏兄弟因为是北方人的身份,所以被南方人歧视,只能从事贱业,所以刘氏兄弟就做起了牙人这一行当。
贩卖人口,这一行当一做就是多年。
而且在当今大宋国内,南北人矛盾依旧尖锐。
南方士大夫在诗文随笔里也多有批评北人粗鲁愚蠢。
就这样,刘氏兄弟摇身一变,变成负责接引北方流民的“使者”。
刘一二、刘四五刚进去,就看见赵诵已经在书房等他们了。
赵诵道:“坐吧,上次的事情考虑地怎么样了,这次可能要你们去毗舍那(台湾)!”
刘一二、刘四五之前就曾听赵诵提起过,如今知道赵诵的意思,就问:“其实赵东家给的条件不错,我兄弟二人真的不想做贩卖人口这一断子绝孙的行当了,既然承蒙赵东家看得起,我们兄弟二人想了一个月,打算去毗舍那(台湾)了,不过赵东家,那个地方真的适合人住?”
“我这有一份地图,就是毗舍那的,你们看看。”赵诵就把毗舍那的地图给了刘一二、刘四五看。
这份地图是赵诵当初带来的,赵诵就去掉了道路图、城市图,只是标记了一些重要的元素。
比如山脉。
比如矿藏,以及重要的港口。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