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门当户对(1/2)
垂拱殿内。
赵昕思忖了一下说道:“父皇念章懿太后不及享天下养,所以择其兄子李玮尚主,故李家之所以发迹,皆因父皇思念章懿太后而起。儿臣认为,父皇之所以有意将姐姐许配给李玮,皆因父皇心里觉得对李家有愧!”
赵祯没想到赵昕会如此说,便起身说道:“太子说得没错,章懿太后在时,由于种种原因,朕未能膝下尽孝,故朕觉得愧对于李家,所以屡屡加恩于李家。前些日子李用和在朕面前言,李玮对徽柔用情极深,每逢佳节诞辰必亲自准备礼物以表达爱慕之意。故朕动了心思意欲将徽柔许配给李玮。”
赵昕听后恍然大悟,心想原来如此,又是便宜父皇耳根子软的臭毛病。
“诚如父皇所言,李家的荣华富贵,大好前程都来自父皇的赏赐,所以李家对父皇自然是感恩戴德。”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父皇在时,李家尚且能保住荣华富贵,倘若父皇之后,李家靠什么来维持繁荣呢?福康公主是儿臣的亲姐姐,儿臣现贵为太子,若将福康公主娶进李家,那李家三代无忧矣!儿臣认为李侍中之言,未尝没有私心。”
赵祯皱着眉头说道:“李侍中乃忠厚老实之人,断然不会欺骗朕,况且李家人品如何,朕比太子清楚,莫要在此事情上多言。”
赵昕见此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儿臣认为,此桩婚姻门不当户不对,若将姐姐嫁过去,父皇日后铁定会后悔的。”
“那你倒是说说哪里门不当户不对了!”
赵祯反问道。
赵昕说道:“李家昔日以以做纸钱谋生,后来章献太后求李用和于民间,奏补三班奉职。李家得以入仕,后父皇又加恩与李家,李家方才成为豪门外戚。”
赵祯不解道:“既然如此,太子殿下为何说门不当户不对呢?”
“父皇,李家昔日贫穷,贫穷的人一旦富贵后,必然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富贵,所以他们在平常生活中依然是奉行勤俭持家的准则。”
赵祯不解的问道:“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李家发迹之后勤俭持家不好吗?”
赵昕解释道:“回禀父皇,儿臣不是说李家发达后勤俭持家不对,而是应该看娶的是何人?”
“此话怎讲?”
赵祯问道。
“父皇,若李家娶一寻常百姓之女,此女必定能与李家公婆相处融洽,因为此女会觉得她嫁于李家是高攀,自然是勤俭持家,该省则省,孝敬公婆。”
“若娶一富商之女,想来富商之女自然不会缺钱财,所以平常花钱难免大手大脚,但李玮生母杨氏乃勤俭持家之人,遇到此事的话,必定会加以制止,如此一来,婆媳关系就不会和谐,自然家宅不宁。”
“若娶一大臣权贵之女,大臣权贵之女速爱诗书,且身子娇贵,女红自然是与寻常百姓家之女不能相比的,只怕和杨氏也很难相处。”
赵昕举了几个例子说道。
“太子是担心徽柔婚后不能与杨氏和谐相处?”
赵祯说道。
“父皇此言,正是儿臣心中所想,儿臣的姐姐贵为公主,又得父皇娘娘宠爱,吃穿用度都非常人所能比的,倘若姐姐嫁于李家,尚且不问她与李玮之间夫妻感情是否和谐,想必她与杨氏之间必定不能相处!本朝以仁孝治天下,若姐姐与杨氏有过,李玮自然是会站在其生母一边。”
赵昕说着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道:“姐姐的心性父皇也清楚,到时候儿臣怕姐姐如同唐朝升平公主一样在夫家受了委屈后夜扣宫门,若那样,只怕父皇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良久,赵祯才说道:“太子所言也未尝没有可能,朕难免有些一厢情愿了,徽柔许配李玮一事,就暂且搁置吧!待朕问问徽柔的意思再说吧!”
......
走出垂拱殿后,赵昕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心里想的却是我这到底是穿越到了历史中的宋朝还是小说中的宋朝呢?
后世年轻人追求自由烂漫的爱情,往往忽视门当户对的观念,结果结婚后,由于消费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搞得是满地鸡毛,草草收场。
美好的爱情往往经不起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考验,除此之外,婚姻从来都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家人的事,婚姻不仅仅是夫妻双方之间需要磨合,也是两个不同的家庭之间的磨合。
所以门当户对就显得尤其重要,简而言之,大家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话,生活习惯和消费观都差不多,那在一起自然就磨合的更快。反而言之,一方贫穷,而另一方富裕,磨合的就不会那么快。
......
晚间,赵祯在坤宁殿用膳,将太子所言悉数讲给了曹皇后听,曹皇后听后也觉得太子之言,言之有理。
便道:“太子之言,也不无道理,再者李玮与徽柔的性格难免相差过大,杨氏,奴家也见过,依徽柔的性子,只怕日后与杨氏难以相处,官家不如作别的打算。”
见到赵祯仍然是犹豫不决,又说道:“官家不知,徽柔已经来奴家这哀求了好几次,求奴家求官家切莫将他许配给李玮。”
赵祯问道:“那禾儿是什么意见?”
曹皇后回道:“禾儿向来最懂官家之意,但她最怕给官家添麻烦,即便心有不满也不会朝官家说的。”
见此赵祯将徽柔喊来,问了她的意见,徽柔自然是将满肚子的牢骚都倾吐给赵祯,见宝贝女儿也不愿意,赵祯便打消了念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